一个思想引领脱贫
![]() |
随手翻动组织工作检查组走后,留在会议室桌上的一些资料,《黄泥村会议签到册》《黄泥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登记册》《黄泥村“三本台账”登记册》……集中学习、院坝会学习、田间地头学习、自学等学习方式,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彭清华书记来宜调研重要指示和市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县党代会人代会精神的学习留下痕迹非常多,“充电补脑补钙”成为黄泥村干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学习方式。
花生包组的残疾人老党员李凡军,对医学书籍和技术类知识特别感觉兴趣。该村帮扶单位县工商局局长冯中均了解后,亲自上门指导其学习党的关理论知识,也给他带去了一些医学和专业技术方面的书籍,让他在快乐学习中安享晚年,这只是该村一般党员结合实际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知识的一个缩影。
价值性、选择性、实用性是该村群众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的最基本方式。金筠铁路虽然从该村边上经过,却没能让村民们真正体会到交通的便捷和实用。“黄泥—高县—成都—朱和燕家”,该村龙背组50岁的杨寸连说,“今年元月份她和丈夫赶去成都参加女儿的婚礼,坐了7个多小时的车,自己又晕车,状态非常不好。知道了成贵高铁宜宾段年底要通车,成都到宜宾还要修高铁(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修建成自宜高铁)的消息,让我们村要去成都的人都高兴得不得了,以后坐车再也不受累、受‘罪’了。”
一套制度保障脱贫
“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的落实落地落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村民全程参与中得到充分体现,让该村治理水平和便民服务得到了极大提升,这是黄泥村人脱贫路上制度自信最根本的依据。
“做黄泥人、说黄泥话、办黄泥事。”县工商局驻该村的第一书记涂小红一直践行着自已的诺言。从扶贫开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等专项经费,到村基本建设、公益事业建设等项目经费,再到一事一议项目经费开支,自她驻村以来参与经手的工作,全部通过上级的合格验收。住房保障上,该村2016年实施易地搬迁20户48人,2017年实施易地搬迁6户15人,2018年实施易地搬迁10户34人,全部实现安全住房,得到群众和上级的一致好评。
“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浏览该村村会委会议室,村委会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村支部书记、村支部等职责在墙上展示一应俱全。讲党课制度、谈话谈心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制度等党建工作的开展情况,打开档案柜,每样都有记录。“农民夜校”“道德讲堂”“妇女儿童之家”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动开展得更是精彩纷呈。
![]() |
村级群众办事服务大厅有力了化解群众“办事难”的许多问题,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在该村的演进,则是村级党组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较好的补充。该村社会事务专干朱孝平告诉笔者,龙背湾组的残疾人朱孝生是贫困户、低保户,文化水平很低基本不识字,行动也不便,对此类特殊情况村上采取的是帮其全程代理,办好一切证件再交到他手中。能行动的花生包组60多岁的贫困户李正金,则亲自带到镇上县上陪同他办理相关养老证件,钱不够时带队人员还得自己掏钱,先给他垫上办理过程中的手续费。“党群众服务中心”这几个红色大字的外延,在这样多得数不清的过程中得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