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西江小学,孩子们在多媒体教室学习计算机
乡村教师:均衡是“大爱”
在江安县,义务教育均衡重点放在“均衡”二字,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差距,均衡地区教育发展差距,首当其冲解决的,便是农村地区教育发展落后问题。
红桥镇元田小学校距离县城约40公里,开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虽然是一所完全小学,但直到2014年这里还破败不愖,这就是曾庆武上任局长之初调研的第一所学校。
义务教育均衡工作推进之前,元田小学就像是一个留守儿童,留守在大山脚下,任凭风吹雨打。没有一间像样的教室,没有一件像样的器材。
现在,青山碧水间,翠绿田园畔,鲜艳国旗下,明亮教室里,崭新课桌旁,孩子们正发出铿锵有力的读书声。这画面,非常美。
校长胡孝伟介绍,元田小学现有三个校点,包括文武村小和两江村小,共317名学生、30名老师。起初,学校只有两栋教学楼,分别是小学和幼儿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学校新增了一栋办公兼教师休息楼,3个校点的学生餐厅,校园环境也都得到了大幅修缮。
以前上体育课时,老师只能带着学生们在泥巴操场上蹦蹦跳跳完事。现在,琳琅满目的体育器材装满一间教室。音乐、美术、计算机,以前这些课程在孩子们心中,那简直是奢望。现在,新配备的钢琴、画板、多媒体教室,还有专职老师,就在孩子们的跟前。
除了丰富的教学器材,让音体美和计算机课程触手可及,信息化工程带来的“校校通”“班班通”,更让孩子们坐在大山中的教室里,都能轻松地走进名师课堂。
义务教育均衡为农村地区的师生们送去了关怀和大爱,改变的不仅是物质条件,还有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精神风貌。
文武村小地处偏远,从校舍变成危房,到教师缺编无人应聘,这所村小几次面临被取消的命运。现在,待遇提高了,特别是乡镇工作补贴的“均衡化”后,老师们待遇高者超过5000元每月,超过了城区学校。大家的激情被重新点燃,山村小学也吸引了大量的年青园丁。
“每当我一想到岩上乡亲们殷切的期望,一想到山里娃那一双双充满期待与渴求的目光,我不得不坚定自己的选择,抛除了一切杂念,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山区教育事业中。”这是仁和乡来龙村小教师周福英在接受采访时,说出的一番心理话。
33年,周福英在纠结和坚守中,一路艰辛走过。在江安,还有很多的“周福英”默默地奉献在山村讲台,仅仅是依靠着精神的支撑,清贫而又孤寂地奉献着。
现在的“周福英”们,再也不用为“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而发愁了。乡村教师们受到了应有甚至加倍的尊重和关爱,包括精神和物质上的。这,终于实至名归。
而学生们的变化就更加明显,以前的农村孩子由于多数是留守儿童,生活条件差、监护缺失,一个个蓬头垢面、双眼无神。现在,每餐4元的营养热餐,大为改善孩子们的生活水平,老师们又给予悉心照料。孩子们的衣着整洁了,人也精神了起来,欢笑常在,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非常可爱。
在曾庆武看来,义务教育圆了城乡孩子们一个读书梦,而义务教育均衡则是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读好书”“好读书”的优良条件,这也是江安教育人的梦想,更是江安县委、县政府“人才强县”战略蓝图的照进现实。
“十三五”正在路上,伴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政策的春风,江安教育正迎来期盼已久的振兴,“夯实常规,打造特色,实现江安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变得切实而又贴身。看吧,江安教育发展的大时代已经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