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红桥镇元田小学,孩子们在课间快乐地玩耍
“止跌”校长:均衡是“解脱”
桐梓中学是江安县的一所乡镇普通初级中学,曾一度是江安乡镇中最大规模的一所中学。由于隔江大桥通车,和农民进城务工、安家的影响,生源急速流往县城中学,办学规模从1600人跌落至500人,教学质量从排名靠前滑到全县垫底。
现任校长王勋刚交流到桐梓中学任职时,压力巨大,他说当时的状况用“百废俱兴”去形容也不为过:校门破败,操场破损,师生涣散……“学校只有一道烂校门,没有围墙,治安状况非常差。”王勋还记得这么一幕:了解到修围墙需要20万元时,自己瞬间僵住。
还好,看得见的问题刚好遇到“四大工程”,全部迎刃而解。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怎么办?学校里众多的“老总”老师、“演员”老师们怎么处理?这些问题不解决,学生还将流失。
王勋还记得,“抓管理、提质量”是教育局交流他到桐梓中学来的首要任务。一切从制度开始,《校领导任课制》《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与科任教师双选制》《绩效与教学质量挂钩考评制》……一揽子制度集中出台。
制度出台,重在落实。校领导率先垂范,坚持考勤、坐班、上课,慢慢地将自律、自严传递到师生群体。
缪世璇是江安县家喻户晓的毛主席的特型演员,然后很多人不知道他是桐梓中学的一名物理教师。以前,学校管理松散时,缪世璇经常在各地舞台上亮相,现在,他又回归到讲台,而且敬业起来更受学生喜爱。
管理上来了,校风转变了,教学质量得以迅速提升。这两年,桐梓中学在全县的考评中从年年垫底上升到了中游水平。2017年秋季,桐梓中学新生入学人数在10年内首次实现止跌回升。
这个结果终于让王勋松了一口气,也得来一个“止跌校长”的名。在王勋心中,这一切都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办学条件和质量的改善学校起死回生,更重要的是“均衡”让乡镇学校的校长们得到了“解脱”。
“均衡让校长们得到了解脱,一心一意地去谋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王勋交流过很多所学校,但他和很多校长一样,当的都是“外交校长”,大家最大的精力几乎都用在了“跑腿”上,跑学校建设项目、要配套资金……往往一个项目要对接好几个部门,甚至辛辛苦苦跑下来的项目,立了项但下拨的钱又被别的学校“争取”去了。
这样一来,好的学校越来越好,政策和资金也习惯性“照顾”,差的学校也就越来越差了,直到校长也变得麻木后,学校就成了一个摊子,没人愿意去打理,教学质量、校风自然就越来越差。
义务教育均衡让这一切变得“不可思议”起来,越是薄弱的学校被照顾得越好,项目和资金蜂拥而来。先是“雪中送碳”,再是“锦上添花”,虽然晚了一些但还是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