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四川江安教育人谈教育均衡:公平引路向未来
2017-09-14 16: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江安县西江小学绿茵场上,女子足球队的孩子们沉浸在“快乐足球”中

“外行”局长:均衡是“填谷扬峰”

万里长江自宜宾向东奔腾,江安是长江流经的第一座县城。2013年,江安县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3年后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成为宜宾市又一个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区县。

“教育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填谷扬峰。教育公平是最基本的社会公正。”日前,江安县教育局长曾庆武在接受记者采访,谈到教育均衡的话题时,抛出了他的看法。

曾庆武坦言,从参加工作之初当了3年老师离开,再到2014年回归教育系统,他已是教育的“门外汉”,有人甚至直言他是“外行局长”。

那么多的岗位都走过来了,教育就抓不好?上任之初曾庆武颇有自信,但一圈调研下来,他心里还是打起鼓来。

“环境差的让我震惊!教室的黑板和门窗没有一块是好的,孩子们坐在破旧的桌凳上课,教室屋顶、墙面渗漏。”曾庆武说,这是他上任局长后调研的第一所学校,看到的景象让他觉得不可思议。而此后的深入调研,教师经商、“走穴”更是让他大跌眼镜。

经济在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在加快,教育发展明显滞后,尤其在西部地区更加突出。江安的教育发展跟很多地方一样,欠下的太多。

对于义务教育均衡,曾庆武认为这是一种历史机遇,一个改变当前教育现状的难得机遇。

“首先,这是社会进步、社会公平所要求的教育公平;其次,均衡也是脱贫攻坚大局需要,扶贫先扶智;再次,这是党和政府对教育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提出的具体要求。”曾庆武认为,义务教育均衡是一种动态的均衡,需要填谷扬峰。填谷就是填补县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薄弱,这是重中之重;扬峰,就是提升本地教育中的先进,追赶市内、省内的先进。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中,“均衡”成为了江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从学校布局调整,到校长交流,到教师年龄结构调整,再到乡村教师的薪酬,无处不是以“填谷”为先,以均衡为标准。

随着宜宾市“四大工程”(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教师周转房/休息室、学校畅通工程建设)、江安县“三大工程”的全面推进,从学校布局调整到标准化建设,再到信息装备升级,江安城乡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教育“硬实力”连上几个台阶。

进入“十三五”时期,站在新起点的江安教育迎来新目标——“夯实常规,打造特色,实现教育现代化”。曾庆武介绍,这个被写入当地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的目标,也是均衡之举,均衡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差距。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是曾庆武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教育的根基在学校,关键在校长,根本在教师,中心在学生。“夯实常规”就是秉承“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简政放权、加强监管”的理念,努力提升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体水平。其中,“校长”被确定为强化管理的“牛鼻子”。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下一页 尾页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