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龙芽”品牌推进会召开 政府决心做好公共大品牌
2017-01-14 19: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会议现场

    与会代表就品牌建共享原则,品牌所有权、参股形式、双品牌标识及应用、公司运营模式等发表了意见和建议。米仓山等有关茶企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的成立,这是一个强大的平台,茶企也需要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平台让川茶进出去,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让群众脱贫奔康,对各种入股机制和共建模式将大力支持。同时,就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政策问题提交大会探讨。

    四川省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高度重视此次推进会。他指出,本次会议就是要向川茶品牌促进会会员企业和联系会议办公室成员单位汇报一年来天府龙芽品牌建设的工作。在2016年,川茶品牌促进会、天府龙芽股份公司做了不少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取得的丰硕成果值得肯定。一是确立了天府龙芽品牌理论基础和品牌特点,突出川茶的浓香清冽,有别与其他省市茶业;二是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四川特色C型茶产业带,雪山之水润天府,天府之气吹龙芽;三是通过茶博会、天府龙芽茶文化节、G20峰会、省政府和外交部北京推广会、欧洲行、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调研川茶集团和高度评价川茶、张德江委员长考察调研川茶集团等重要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意义非凡,引人关注。

    他指出,四川茶叶就是品牌茶,这是得到政府、国际界认同的。东明书记多次强调,做大做强四川茶产业,特别要加强品牌建设,加强生产环节和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大力提高川茶品牌的影响力和产品质量。吴锦平秘书长给刘杰副省长专门写信要注重川茶品牌打造。四川省有足够的基地和加工厂,加工能力实际过剩,就是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品牌。天府龙芽有着三个属性,即四川省的大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我们不仅组建了天府龙芽公司,还要组成天府龙芽集团公司。光搞区域品牌是无法落地的,要落实到产品和企业的实处,没有产品的区域品牌是没有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天府龙芽的诞生,是应要打造也必须打造一个品牌来代表四川茶业的形象而生。这是打造区域大品牌的必要性;从打造区域大品牌的五个工作重点来讲,首先是基地建设,建设安全放心的基地、特别是要发展一批100至250万亩的机采基地,下一步“十三五”茶业基地建设的支持重点,围绕基地重点建设机械化采茶的基地来改造和提升。现在很多茶叶基地已经荒废和退化,要真正落实建设好茶叶基地。其次是质量安全,要全面实现天府龙芽的茶叶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处就天府龙芽的产地进行定点常态的抽检,必须由省厅定点长期免费抽检,监控质量安全,实现绿色生态。再次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开发茶产品,要做到科技创新,满足80后、90后甚至00后人群的市场需求,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令年轻人群关注茶产品对其感兴趣,通过科研开发等开发新产品。要结合外省、其他行业的力量,开发年轻人群市场,随后要做好市场开拓,通过线上线下、会展等全方位加大天府龙芽的宣传。这样做,一方面企业受益,另一方面政府宣传了天府龙芽就宣传了四川省区域大公共品牌、宣传了四川省;最后,开展好茶文化,通过茶旅软实力宣传,结合旅游宣传天府龙芽茶品牌。在宣传和开拓上多研究,通过研究电视媒体和自媒体、新媒体的宣传方式,让社会各界了解天府龙芽是什么。

    他进一步指出,品牌促进会要进一步思考大区域品牌的共建共享。天府龙芽品牌是公共的区域品牌,是企业共建的,共建才能共享,各茶企要有共建共享的意识。如何共建共享,需要天府龙芽公司研究制定方案。共建共享的目标就是振兴四川茶业,形成上市,农业部认可运作模式,中国现阶段还没有茶业上市公司,要争取共建共享。

    同时,四川省川茶品牌促进会是全省的品牌促进,既有天府龙芽,也有其他企业品牌,要打造旗上旗下“双品牌”;今年的工作是要以品牌促进开展品牌论坛、品牌培训,除了天府龙芽大区域品牌,也要让所有会员单位共同受益;一是要制定今年的几个领域的重点工作,品牌促进会应让会员单位交流互动,进行培训受益;二是品牌促进会要以天府龙芽为产品的开发、科技发展进步作一个规划;产品开发的规划,由经信委来支持。三是产品促销的规划,报商务厅和农业厅一起支持;四是融资方面要进一步研究;五是茶旅结合,旅发委等要大力支持。

    涂建华表示,川茶品牌的打造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长尹力也非常支持,如果天府龙芽品牌打造成功,也会推动四川其他行业品牌的建设推广。对接工商局,将国际国内的天府龙芽品牌在各个行业领域的注册落实,品牌促进会牵头,天府龙芽引领,各个其他企业抱团一起参加各大展销会等活动。他表示,经过这一年的工作,品牌打造的成效很明显,各厅局、企业对四川的茶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年适时,省委省政府将召开茶业工作推进会,总结近三年年的工作,并明确下一步的工作要点。

    涂建华强调,“天府龙芽”川茶公共品牌现已定位,省委省政府会持之以恒的支持天府龙芽品牌的发展。

    省政府金融办银保处、省农工委产业发展处、省以工代赈综合处、省经信委农产品加工处、省科技厅农村处、省财政厅农业处、省农发办产业化项目科、省林业厅退耕办、省商务厅市场体系建设处、省工商局商标分局、省质监局标准化处、省旅发委、省食药局生产监管处、省扶贫移民局指导处、成都市农委、成都市农委产业处,以及全省各产茶企业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并纷纷建言献策。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