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宜宾  >  文旅·教育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动力电池工艺人才培养数字化改革案例被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025年06月09日 16:35:4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电池学院收到清华大学出版社出具的正式出版证明,标志着该校被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的《动力电池工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化改革》案例成果获权威认可并公开发行。该案例聚焦动力电池产业链一线工艺岗位需求,通过数字化改革破解传统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片段化”难题,为国内动力电池工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全新路径,对新能源电池产业人才培养及高质量发展意义颇丰。

破解产业痛点:数字化重构“四位一体”培养体系

传统动力电池工艺人才培养存在教学路径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项目团队提出“四位一体”数字化培养创新模式,即整合电极材料制备、电池组装、电池检测及动力电池系统工艺四大核心模块,以数字化技术串联全产业链技能培养链条,通过构建虚拟仿真课程资源和智能化教学环境,实现工艺技术从理论到实操的无缝衔接,填补了复合型电池工艺人才培养的数字化空白。

技术赋能教学:虚拟仿真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项目团队开发的数字化课程资源,依托虚拟现实(VR)、数字孪生等技术,高度还原动力电池生产全流程场景。学生可通过虚拟仿真系统进行电池组装,以完成电极涂布、电芯封装等高风险工艺的反复训练。这种“场景教学+岗位模拟”的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训中设备损耗大、岗位覆盖不全的痛点,也大幅提升了实操安全性及教学效率。

服务国家战略:为“碳中和”培养紧缺技能人才

该案例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短期内可向行业输送具备全工艺链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缓解新能源企业“用工荒”压力。项目负责人表示:“数字化改革不仅是教学手段的升级,更是职业教育对接产业需求的范式创新。”未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为实现动力电池产业智能化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持续贡献职教力量。

(供稿、供图: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编辑:李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