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屏山镇社区举办“浓情端午 邻里共欢”主题活动
2025年05月30日 09:20: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五月榴花红似火,粽香飘处端午临。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社区居民间的情感交流,5月28日,由屏山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统筹指导、平台孵化培育的屏山县智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屏山县锐锋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具体承接的“浓情端午·邻里共欢”主题活动在屏山县马湖公园顺利开展。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知识问答、包粽子比赛等多元形式,吸引了数百名社区居民热情参与,现场粽叶飘香、欢声笑语不断,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
平台统筹资源,构筑活动坚实后盾
作为本次活动的核心枢纽,屏山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与专业指导职能。一方面,积极链接辖区内单位、企业、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为活动提供场地、物资、技术等全方位支持;另一方面,依托平台孵化培育的专业社工机构——屏山县智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和屏山县锐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建包含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的专项服务团队,全程负责活动策划、组织执行及现场保障工作。从前期节目编排、参赛人员招募,到活动流程优化、安全应急预案制定,平台以“精准化统筹、精细化服务”理念,确保活动各环节有序推进,充分彰显镇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在基层治理中的枢纽作用。
多元活动精彩纷呈,文化传承与社区融合双推进
活动在气势恢宏的器乐合奏《拉德斯基进行曲》中拉开帷幕,随后《好山好水好地方》《我的祖国》等舞蹈节目依次上演,舞者们以优美舞姿展现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美;女声京剧独唱《梨花颂》、旗袍伞秀《一花一世界》等国粹与传统服饰表演,更是让居民近距离领略中华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文化传承环节,端午节知识问答掀起第一轮互动高潮。“端午节为何被称为‘女儿节’?”“粽子最早的名称是什么?”等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问题,引导居民深入了解端午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现场居民踊跃抢答,在一问一答中增强了对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最激动人心的包粽子比赛将活动氛围推向顶点。30支参赛队伍共150名选手同台竞技,在4分钟限时内比拼包粽子的速度与质量。只见粽叶翻飞、棉线穿梭,选手们各显身手,不一会儿,一只只棱角分明、紧实饱满的粽子便堆满桌面。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手艺,更展现了团队协作精神。最终,经评委从数量、外观、完整性等维度综合评定,6支队伍分获一、二、三等奖,现场掌声雷动,洋溢着欢乐与成就感。
社工服务贯穿始终,彰显专业价值
在活动全程,智美社工和锐锋社工的社工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陪伴者”“引导者”“协调者”多重角色助力活动顺利开展。前期通过社区走访、线上招募等方式广泛动员居民参与,针对性设计适合不同年龄层的活动环节;活动中维持现场秩序、协助选手准备材料、引导居民有序参与互动,同时关注特殊群体需求,为老年人、儿童提供贴心服务;后期组织志愿者清理场地、收集居民反馈,为活动总结与后续服务优化积累经验。社工们以耐心、细心、暖心的服务,成为连接平台与居民的“情感纽带”,赢得现场居民一致好评。
深化平台效能,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本次端午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屏山镇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五社联动”机制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平台通过孵化培育本土社工机构,将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下沉社区,既激活了社区治理“神经末梢”,又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动能。活动现场,不少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既热闹又有意义,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节日氛围,更拉近了邻里距离,感谢社工们的用心付出!”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传统文化的盛宴,更是镇级社会工作服务平台服务基层、凝聚民心的生动写照。今后,随着平台功能的不断深化与社工服务的持续延伸,屏山镇的社区治理工作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下一步,屏山镇将继续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依托“平台+社工机构+社区+志愿者+社会资源”联动模式,策划开展更多兼具文化性、参与性、服务性的社区活动,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贡献社工力量。(供稿:屏山县屏山镇)
编辑:刘亚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