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江首城上演文明实践“华山论剑” 11个特色项目比创新赛惠民
2025年05月29日 21:33:3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周瑜原 摄影报道
5月2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赛马”活动在长江首城宜宾市拉开帷幕。全市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齐聚一堂,通过PPT展示、情景剧表演、小品演绎和演讲等多种形式,展开了一场生动活泼的“华山论剑”。
此次比赛由宜宾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主办,以“文明宜宾 实践同行”为主题,旨在通过展示交流,推动基层文明实践创新,更好地服务群众需求。活动不仅为基层服务创新提供了“练兵场”,也展现了宜宾市以文明实践为笔,绘就民生幸福新图景的积极探索。
叙州区南岸街道“救在身边守护你”防溺水文明实践项目
在比赛现场,长宁县“桑榆童学堂”项目团队展示了孩子们搭载嫦娥五号的画作,这一创新实践项目通过“以老助幼”的方式,将国学课堂与五育相融合,架起了一座“跨代际的桥梁”。项目负责人杨中粤介绍,这一项目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还让30余名银发志愿者与200多名留守儿童实现双向治愈,重塑了乡村教育生态。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翠屏区的“翠小法”项目,该项目聚焦传统普法形式单一、青少年参与度低的痛点,创新推出“1+4+N”趣味化+场景化法治教育模式:1个线上普法系列短剧覆盖家庭社区,4项线下服务包括法院“成长礼”、开放日、送法上门和“法治班长”培育,N种延伸活动如宪法诵读、辩论赛等激发学法热情。项目累计惠及6.2万人次,获评四川省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并获《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比赛现场,从叙州区“小萤火·善立方”社区互助志愿服务体系,到南溪区“清水陶艺·非遗传承”陶艺育人新模式,参赛项目以独特的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展现了宜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多元风采。
筠连县“悦邻坊”文明实践项目
评委们从项目创新性、社会影响力、群众参与度等多个维度进行评分,认为这些项目不仅精准对接民生需求,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形成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区互助等多维实践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长宁县“桑榆童学堂”、翠屏区“翠小法”青少年普法两个项目获一等奖,南溪区“清水陶艺·非遗传承”、兴文县“青年夜校”赋能青年成长成才、江安县“鲟梦长江”等三个项目获二等奖,其余七个项目分别获得三等奖。
“这些项目犹如长江奇石,既有生态保护的粗犷肌理,又见人文关怀的细腻包浆。”现场专家在总评时表示,此次参赛项目体现了创新驱动、多元协同的特点,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探索了新路径。
“红领商盟·绿膳同行”三江新区白沙湾街道餐饮商户文明实践项目
宜宾市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文明实践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宜宾市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目前已建成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3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211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了三级组织全覆盖。培育出如“李庄书桌”“索玛花开别样红”“让陀螺人喘口气”等一批接地气、具有宜宾特色的文明实践精品项目。此次“赛马”活动,将进一步推动各地取长补短、互学互鉴,孵化更多接地气、有实效的文明实践品牌项目。
兴文县“青年夜校”赋能青年成长成才文明实践项目
据悉,宜宾市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聚焦重点群体需求,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科技赋能等方式,打造一批“解民忧、暖民心、聚民力”的特色项目,让文明实践真正成为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
编辑:刘亚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