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宜宾  >  产业·金融

关山难越,不改奋进本色——记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胡万波

2025年05月12日 18:57: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他深耕烤烟全产业链技术,从田间管理到生物防治尽显专家底蕴;他践行科研与生产融合,以技术创新驱动烟叶提质增效;他贯通产学研用多重身份,既是理论先锋,更是富民兴村的践行者——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胡万波,正以科技星火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淬炼匠心,勇攀技艺高峰

“从校园到田地的第一年,我就亲眼看到烟农因为烘烤失误导致一年的辛苦白费,那失望的神情让我此生难忘。”胡万波充满回忆的说。2008年,胡万波从云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烟叶技术指导员。从校园到田地,第一次真正参与基层烟叶生产的他,亲眼目睹烟农周金朝由于烘烤失败导致收入下降后一家人失望的神情,从此“烘烤”成为了他心中埋藏最深的一颗刺。往后的几年,胡万波决心要打磨好烟叶调制技能,为烟农提供更好烘烤指导服务,绝不不再让同样的错误出现在他的岗位。善于钻研的他,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钻劲儿,跟着师傅在烤房里潜心学习,在烘烤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技能水平得到了飞快的提升。

2015年,胡万波第一次被选为中国烟叶公司密集烘烤技术技能比武选手,初登赛场的他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这一次比武他收获了极大的信心,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短板,经过不断学习和锤炼,两年后,他再次登上领奖台,并取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一次竞赛比武,一个进步台阶。胡万波凭着勇攀技术高峰的钻研劲头,积累精进烟叶调制技艺,不断提升,在2022年第六届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烟叶调制职业技能竞赛中,他获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授予“四川烟草技术能手”“烟草行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锐意革新,开拓富农新径

所有创新技术的进步,都是为了更好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胡万波勤思考、爱钻研,始终思考琢磨如何把创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一线,如何提高烤烟生产发展的质效。

2020年,胡万波主动申请回到烤烟生产发展一线,调任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烟叶生产点点长。仙峰烟区作为宜宾传统烟区和重要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烟农群众科学种烟的观念还未真正转变,也还有很多生产发展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面向这片土地,胡万波决心要以技术创新带动烟农增收致富。

“烟农群众不肯放弃传统接受新技术,最直接的原因是缺乏认识和信任,光是讲理论、谈数据,不如做给他们看一看。”胡万波找准技术推广的关键阻碍后,立即带领技术员们搞起了烟叶生产技术试验田,要把实打实的“减工降本、提质增效”技术做给烟农群众们好好瞧一瞧。

青山环绕的试验田边,烟农们聚集在垄坎旁,围着胡万波学技术,听着解说津津有味,上手操作有模有样。正是靠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法宝,胡万波不断拉近烟农距离,想烟农所盼,做烟农所需,全面推广了分段式滴灌湿润育苗、牛粪菌剂有机肥土壤改良、两段式井窖小苗深栽、轻简水施追肥、精准高效植保等生产实用技术及“三步法”土地集中流转、“100+12”共享用工等管理技术,极大提升了烟农种植水平,减少了烟农劳动强度,践行了科技助农的职业理想。

坚守初心,敢越险阻征途

对农村工作的认识越深,对烟农群众的情感越真。2020年以来,胡万波积极动员21户低收入群众种植烤烟551亩,为他们找到了产业致富的路子。但胡万波深知,致富的路还很长,烤烟产业作为一项富民惠民产业还能做得更多。

5年来,胡万波主动用科技和创新做好烟叶发展“两稳”工作,稳步推进核心烟区、重点烟区和恢复性烟区发展,推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实现烟农“一主多业”助农创收,稳固产业工人带民增收。围绕农村就业,他推动建立烤烟产业共享用工平台,吸纳农村闲散劳动力,解决600余人长期稳定就业问题;围绕助农增收,他指导烟农开展多元化种植养殖、开办家庭农场,开辟致富新路径;围绕闲置土地,他联系地方党委政府,开展土地长期集中流转,让3156亩撂荒地变成致富增收的“金土地”。

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胡万波坚信“抓好烤烟产业发展,就是帮助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2024年,胡万波被四川省总工会授予“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跬步千里,躬行不辍。从一名普通职工到省级劳动模范,从烟田小白到技术能手,靠的是脚沾泥土的实干, 靠的是默默辛勤的耕耘,靠的更是目光笃定的坚持。“所有的荣誉都只代表了过去,今后我将不断攻坚克难,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烟草力量。”胡万波又一次站在新起点。(供稿:兴文县烟草专卖局 袁丰)

编辑:王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