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络举报辟谣线上有奖答题活动 |
黄铄然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周瑜原
2025年1月,宜宾市开展了“网络举报辟谣‘答’人等你来挑战”网络举报辟谣线上有奖答题活动,200道精心设计,涵盖网络举报、网络辟谣、网络侵权、网络安全等知识的题目,吸引了众多市民积极参与,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习网络举报辟谣知识的热潮。活动总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活动页面总浏览量超14万。有参与活动的网民表示,答题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如何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己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也进一步提高了自身识谣、辨谣、防谣的能力。
此次活动只是宜宾市委网信办开展网络举报辟谣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宾市始终把互联网联合辟谣机制建设、网络侵权治理工作作为宜宾市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任务全力推进,持续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切实维护网络空间清朗。
预防为先 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
“遇到网络谣言应该怎么做呢?”“向平台投诉”“不要转发”。2024年6月,市委网信办联合市教体局组织的“‘e’起护苗 守‘未’成长”活动在宜宾市叙州区建国实验小学举行,学生们在“拍一拍”“讲一讲”“跳一跳”等互动环节中学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了解识别谣言信息的技巧,树立文明上网用网的意识。
在宜宾,这样的活动层出不穷。自2024年以来,宜宾市网信部门联合宣传、公安、国资、教体等部门,开展网络举报辟谣宣传进社区、农村、校园、企业、机关“五进”活动。2024年全省网络举报辟谣宣传周暨网络普法行活动期间,网络举报辟谣公益宣传视频、广告在全市出租车顶电子广告屏、公交车广告屏及200多个电梯楼宇显示屏上滚动播放,通过这些分散的“移动窗口”,进一步扩大网络举报辟谣知识的覆盖面。
同时,宜宾市充分发挥本地媒体平台优势,在市、县(区)主要网络媒体(平台)开设“网络辟谣”专题、“每日辟谣”“大宜宾辟谣”等栏目,聚焦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谣言,发布辟谣信息、辟谣短视频,向群众普及真相。宜宾市网信、公安等部门携手重点企业、互联网平台及网络达人共创网络辟谣公益作品,全方位筑牢宜宾网络谣言的“防火墙”。
齐抓共管 织密网络联动辟谣“防护网”
“往长江里放生鳄雀鳝!这也叫保护长江生态资源?”2024年初,一则往长江里投放鳄雀鳝的信息在部分网络平台传播,宜宾市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跟进核实,并及时发声:“这是谣言。活动中投放的鱼类为长江鲟等濒危物种,没有该信息中提到的鳄雀鳝、罗非鱼、大鳄龟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如此迅速且高效的辟谣背后是宜宾市精心构建的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在发挥关键作用。
2024年初,宜宾市印发《宜宾市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工作方案》,整合宣传、网信、政法、公安、人民团体、新闻单位、行业协会(学会)、属地重点商业网站(平台)力量,对各单位在网络谣言监测、发现、处置全流程中的职责进行了细致划分,做到各司其职、协同作战,构建起一张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的网络辟谣联动大网。
据悉,2024年,宜宾市网络辟谣联动机制成员单位已就“宜宾往长江里放生鳄雀鳝”“四川过云南的四川新市金沙江大桥断了”“今天晚上长宁要地震哟”等谣言信息,发布网络辟谣稿件30余篇,成功遏制了谣言的扩散,及时消除了公众的恐慌情绪,守护了宜宾网络空间清朗。
主动服务 聚焦网络维权“痛点”“难点”
目前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场域,随之而来的网络侵权问题也不断涌现,严重影响着企业及个人的合法权益。对此,宜宾市将目光精准聚焦于网络维权的“痛点”“难点”,为网络空间的风清气正保驾护航。
针对网络侵权信息,市委网信办积极发挥牵头作用,联合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市工商联以及县(区)街道、乡镇等,通过举办涉网络侵权座谈会、交流会,深入开展现场走访调研等,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个人遭受网络侵权的实际状况,并依据不同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举报处置建议。这些举措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网络环境,精准打击了侵犯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等网络侵权行为,为个人的网络权益筑牢了坚实防线。
为攻克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等网络维权道路上的“拦路虎”,宜宾市持续开展“清朗”系列、“净生态 促发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凝聚协同施治合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网络环境,保障了清朗的网络空间。
下一步,宜宾市将继续加强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建设,依托现有的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和栏目,建设辟谣信息案例库,征集互联网辟谣公益作品,制作投放网络辟谣宣传海报,进一步扩大网络辟谣工作传播面、知晓度、认识度,营造全社会“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的良好氛围。(供图:宜宾市委宣传部、宜宾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