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为帮助广大群众守住钱袋子,屏山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结合农时特点采取“四举措”扎实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以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有效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行为。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屏山县是传统农业县,以茶叶、水果为主要的经济产业,屏山公安结合农时特点针对农村农业领域肥料、农药等农资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行为进行重点宣传。目前,正处于农作物种植、施肥等关键时期,农民群众对农作物资金需求较大,很容易受到非法集资的诱惑。公安民警到各乡镇农资销售点向经营户和农民群众宣传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基本特征,警惕非法集资的风险。
创新形式“巧妙”普法。民警除了通过发放宣传单、发放宣传礼品等方式向前来的群众普及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小常识外,结合辖区特点召开村民代表会、邻里院坝会以“唠家常”的方式,结合村民生活习惯、法律意识薄弱等特点,以“唠家常”的方式为村民讲解以提供“养老服务”、高额返利等为名实施非法集资、传销等典型案例,提醒群众不相信“零风险、高回报”投资,自觉抵制非法集资行为。
上门服务“传授”经验。结合辖区实际和群众生活特点,强化宣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有机结合。民警不仅向农民群众普及了非法集资的相关知识,还讲授了具体的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法。例如,提醒农民群众在投资前务必核实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及运营情况,通过”一查三看“查公示信息、看运营证照、看实际产业、看经营场所,不盲信盲从,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
部门联动“聚集”合力。公安机关还加强了与金融监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动与合作,强化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建设,共同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金融监管部门对异常支出款项的群众及时进行预警,通过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规范农资市场管理,确保正规、合法的农资进入市场,共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帮助群众提高识别和防范非法集资行为,为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供稿:屏山县公安局 袁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