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年来,江安县夕佳山镇以党建引领为先导,不断激发“一核三片”发展动能,笃行实干发挥基层治理力量,开拓创新打造精神文明家园,为江安县建设“两核一带”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争当县域经济率先发展排头兵贡献力量。
激发“一核三片”发展活力,打造宜居乐业乡镇。夕佳山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建立迎古路项目部党委等“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到产业中”的方式引领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聚力以“三片”赋能宜居乐业“城乡融合核心区”。一是抓实“种养循环片”,围绕全镇9万亩耕地资源,打造农产品加工、种养循环、稻渔-稻虾共生、粮经复合四个核心农业区,保障全镇年出栏生猪10万头、产粮4.2万吨、出产各类蔬菜1.8万吨。二是突出“林竹产业片”,以8万亩竹林资源为基础,抢抓“以竹代塑”新赛道,于2023年建成占地1084亩现代用材竹林高产示范基地竹产业加工集群,全面提升“竹产业”附加值。三是创新“文旅结合片”,以国家4A级景区——夕佳山民居为核心点,串珠成线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一日游,开展底蓬莲枪舞、川南传统婚俗等非遗文化活动。
锻造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筑牢基层治理扎实根基。夕佳山镇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统筹用好各种资源、系统整合各类组织、汇聚凝结各方力量,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一是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方针,持续开展“三风”建设,着力以良好的党风正家风淳民风。注重政府引导与群众参与两头发力,着力在产业联盟、民生联建、改革联动上做文章,以资源合力促乡村振兴。强化乡村治理,积极探索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法治+德治+自治”多元共治体系,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二是织密作风建设监督网。以镇纪委为主导开展对镇村干部的作风纪律引导,推动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开展,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以身边“活教材”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织密监督网格单元、坚强监督网格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先锋力量,常态化开展作风、纪律问题“暗访”“巡逻”,根据收集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约谈,以“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方式推动作风建设。三是打造生产生活安全圈。持续深化党建融入安全,建立台账、定期摸排、及时处理,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燃气安全、交通安全、森林防火、防汛减灾等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和安全同频共振,切实筑牢安全防线,为镇域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充分发挥党支部联合辖区学校作用,开展“村(社区)+相关单位+学校+家庭+志愿者”协同联动模式,走进中小学进行普法教育、防性侵教育等关爱服务。
构筑新时代文明实践高地,树立新时代乡村新风。夕佳山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升基层志愿服务效能,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做好新时代的干部教育管理,宣教并重、标本兼治,助推乡风文明治理取得实效。一是提升基层志愿服务效能。夕佳山镇聚焦群众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在积极有效提升基层志愿服务效能上“做文章”。组建红色佳乡志愿服务队开展理论宣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太极拳、象棋、坝坝电影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业务生活;在三个社区推行“网格长+网格指导员+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分片包干模式,常态化巡逻掌握困难人群情况和需求;实施党员先锋服务+,以微心愿、微服务、微关怀、微祝福等小切口入手,提供家政服务、公益慰问、上门沟通等志愿服务;以“党建红”助推“夕阳红”,在团山岛周边开设免费民生茶馆,为老年群体提供交流平台。二是推进移风易俗涵养文明乡风。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求,要求各村(社区)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以“头脑风暴”形式征集意见,与村民结合本村村情共同讨论修缮移风易俗“新村规民约”。依托村百姓大舞台、农民夜校等文化宣传阵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组建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大力实施“魅力女人”提升工程。结合村民小讲堂和每月23日的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开展“文明嫁娶”“诚实守信”等主题宣传教育,对涌现出来的优秀民风故事、事迹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学习,引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营造向上向善、简朴纯洁、文明和谐的社会风气。三是强化新时代队伍力量支撑。夕佳山镇结合自身实际向内剖析、对外借鉴,特围绕“强基固本练内功 蓄势赋能促发展”主题,聚焦干部作风、基层党建、意识形态等方面制定十期干部教育培训班以“理论讲解+案例分析+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分批分类邀请专家进行针对性教学,致力于培养锻造一支基层高素质干部队伍。此外,为进一步优化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来源结构,切实提升村级带头人队伍整体能力素质,全面夯实筑牢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夕佳山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行“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包片管”工作模式,多次召开专题会研判后备力量培育方式方法和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日常管理、定期考核评议,注重在实战、实践、实训中培养人才。(供稿:夕佳山镇 江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