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乡村振兴,文化为要,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群众的参与,更离不开新乡贤们的助力。近年来,屏山县中都镇凝聚乡贤力量,搭建舞台、强化合作、深挖文化资源,打造文化贤才“三张清单”,组建了一支在文化领域有特长、有作为的文化队伍,在乡村硬实力提升的同时,也为乡村软实力振兴注入新动能。
搭建舞台,助力乡贤归巢,文化发展有了新阵地
在中都镇飞出去的“金凤凰”,不管飞得多高多远,始终与家乡连在一起,总归会回到最初梦开始的地方,反哺家乡,为家乡的人们搭建一个逐梦平台。
在中都镇新市街的小巷里藏着这么两个工作室,一个是新乡贤银雪老师返乡创办的艺点点舞蹈工作室,专门为儿童、青少年、成人提供舞蹈教学;一个是新乡贤刘雨润老师返乡创办的律动音乐工作室,专门为儿童、青少年提供音乐教学。在文艺资源匮乏的乡村,就是这样两家工作室,不定期开展文艺公益活动,托起了孩子们的艺术梦想,为乡村的文化发展增添新的阵地。
同时,中都镇文旅办积极搭建舞台,在元宵节晚会、中秋节、国庆节、油菜花节、魅力乡镇竞演、广场舞大赛等庆祝活动中,为工作室的舞者、音乐爱好者等提供了丰富的舞台表演机会,不仅锻炼提升了他们的艺术水平,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的传播当中,也为乡村文化振兴增添助力。
强化合作,打造精品节目,文化传播有了新出路
为了更好地传播中都的鱼凫文化、古蜀文化、三国文化等,中都镇文旅办加强和新乡贤文艺工作室、民间艺术爱好者的合作,共同打造了一批拥有地域特色的舞蹈、音乐节目。
有《古蜀夷韵》《金穗摇曳-夷都情》等具有夷都文化的舞蹈节目,在四川省魅力乡镇竞演的活动中均获得三等奖;有《家园》《向往屏山》《旗袍秀》等广场舞,在屏山县广场舞大赛中均获奖;有《山鬼》《非洲鼓》等儿童歌舞文艺节目,在县级、镇级举办的庆祝活动中均上台表演。优质的文化资源配上精美的音乐舞蹈,为本土文化传播的创造了新出路,让文化的传播更具画面感,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完善机制,聚集文化贤才,文化传承有了好帮手
中都镇文旅办着力搭建一批“乡愁有延续、乡情有归处”的文化组织圈子,增强内外文化乡贤对家乡发展变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凝聚乡贤之智、汇聚乡贤之力,为中都镇文化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中都镇推出文化贤才“三张清单”机制,梳理完善文化贤才数据库,为文化传承添加帮手。一是镇级文化贤才清单,二是村级文化贤才清单,三是外出文化贤才清单,通过对文化贤才的梳理完善,中都镇目前有镇级文化能人53人,村级文化能人65人,外出文化贤才12人。
下一步,屏山县中都镇将全力引导新乡贤“回归”、资源“回引”,让更多的能人贤士在助力文化振兴上有所作为、大有可为。(供稿:屏山县中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