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摄影报道)3月12日,宜宾“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活动媒体团走进宜宾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
据悉,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位于南溪区东北部,距南溪主城区10公里,距宜宾主城区40公里。园区位于南溪街道、长兴镇、仙临镇结合部,园区建成核心区涉及3镇(街道)2.2万亩,辐射带动全区发展酿酒专用粮23万亩,是五粮液、恒生福等酒类企业、徽记食品等豆腐干企业的生态原料基地。是以高粱(大豆)复合种植为主,轮作油菜、蔬菜、生猪为辅的“粮经复合型”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也是宜宾市以粮食生产为主导的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目前正在加快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争取2024年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2026年成功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
媒体团走进宜宾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 |
该园区按照“稻渔共生、稻菜轮作、粮经复合”模式,连片发展优质粮油基地15万亩,其中大豆、高粱主导产业种植面积10万亩。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思路,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宜宾酒类食品园区,成功孵化酒类食品企业44家、豆腐干企业8家,推动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思路,连续举办3届专用粮采购商大会,为三产融合提供稳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目前,园区农产品初加工率达90%、粮食就地加工转化率达96%。2023年,园区总产值51.6亿元,其中主导产业综合产值35.8亿元。
该园区强化园区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建成相对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10万亩,配套打造现代化粮食物流产业园、智慧农业物联网、智能温室大棚展示中心、农事社会化服务中心,形成集育苗、种养、收储、烘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园区良种覆盖率达100%、技术推广覆盖率98%、机械化率达85.3%。目前,园区获得绿色食品认证6个、无公害产品认证18个,宜糯红2号高粱、南溪白鹅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 |
在南溪区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园区播种车间内,工人们操作播种机,高效而有序地完成这项工作。溯源农业公司农技专员练忠明介绍,如果说效率高,是这台机器带给人的第一印象,那么“精准”则是这台机器给人带来的又一“惊喜”。12×6格的育秧盘从机器中间穿梭而过,每个小格子内都被不偏不倚且准确地播种下2粒种子。采用这种流水线形式播种,六七个人一条线,一天可以实现播种2400盘左右,而且能保证播种的均匀。
“科技赋能,在园区内随处可见。紧邻播种车间的,就是育秧车间,在一现代设备的呵护下,秧苗正茁壮成长。我们这个车间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在低温天气实现提前育苗。”练忠明介绍,第一批苗在3月2日开始育苗工作,能够供应500亩土地,接下来园区还将在三月底和四月初培育两批苗,可集中供应大概3000亩土地。
![]() |
据了解,近年来,南溪区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依托宜宾酒类食品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红粮+白酒”“大豆+豆制品”“生猪、白鹅+肉制品”“林竹+竹浆纸”4条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链,获评国家竹纤维产业园区、全省优质白酒产业园区;按照“农文旅”融合、“湾城岛”联动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品牌创建行动,长江第一湾欢乐田园竣工投运、春节期间超10万人内测打卡。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五粮液等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生产、保底收购、优质优价”合同,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023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949元,较上年增长7.1%;实施集体经济五年培育计划,加强集体经济监督保护,成功培育村集体经济100万元以上村17个、500万元以上村1个,“国企搭台、村企唱戏”“农科融合”等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全省推广,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监督模式荣获第三届“中国廉洁创新奖”特色创新项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