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保护古树名木 守护绿色乡愁

2023-12-26 13:1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历史。古树名木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底蕴的象征,它见证着大自然的历史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脉动,也孕育了自然界美丽的生态景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文化价值。

深冬时节,走进高县可久镇高岭村,在古朴清幽的川南古民居王氏庄园旁,4株树龄上百年的桢楠古树,枝叶繁茂,苍劲挺拔,笔直的树干直撑天宇,守望着这一方水土,为乡村增添了一份古朴气质。

说起这几株古桢楠,村民们无比敬畏,在岁月长河中,它们早已融入当地人的血脉里,承载着他们的乡愁情思。高岭村副主任罗洪介绍,最大的一株桢楠树,树围超过3米,每到夏天,人们就喜欢在这几棵古树下乘凉,对当地人而言,这几株古桢楠不仅是村里的一道美丽风景,更是人们故乡记忆的一部分。

微风拂过,枝叶婆娑。上百年来,村民们默默守护着古树。如今,这几棵古树不仅有了专属的保护牌,还有了专门的责任人。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树,附近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时刻关注古树的长势,保护它们不被伤害。“去年遇上高温干旱天气,落了不少叶子,我们就定期提水来浇,你看,这棵之前干枯的树枝今年又发了不少新芽。”望着树梢上的新绿,罗洪一脸的兴奋。

高县坐落在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河畔,是秦五尺道、南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山奇水秀,植被繁茂,全县森林覆盖率50.2%,古树名木资源丰富。据统计,全县挂牌古树共有129株,其中一级古树2株,二级古树10株,三级古树117株,在其枝繁叶茂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人接力护树的努力。

“为了守护好这些‘绿色活化石’,我们建立健全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机制,按照‘一树一策’的要求,做好建档挂牌保护工作,加强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宣传和推广。”高县林竹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县内的129棵古树均已挂上独属的“身份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每一株古树名木的编号、科属、树龄、保护等级等相关信息便一目了然,历史文化更加形象可感,也更利于精细化保护与管理。针对部分古树长势衰弱、养分不足的问题,技术人员及时制定抢救复壮方案,定期为古树改良土壤、施肥复壮,增设保护设施,还树木一个宽敞、适宜的生长空间,守护好代代相传的这“一抹绿”。

如今,高县古树名木的立地条件和周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众保护、爱护古树名木的意识不断增强。随着信息化监测、精细化保护的进一步加强,更多古树名木将重新焕发生机,与美丽乡村、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当地一张张动人的绿色名片,为人们留住记忆与乡愁。(供稿:高县融媒 罗景萍 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