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最美人间四月天,桑果铺成满地诗。眼下,宜宾高县来复镇陈垇村的2000余亩桑葚进入成熟期,走进果桑基地,放眼望去,连片的桑树青翠欲滴,绿叶葱茏间,乌红鲜艳的桑果挂满枝头,三五成群的游客手提篮筐,穿梭其间,摘果尝鲜,尽享乡村采摘乐趣。
![]() |
“早就听说陈垇的桑葚好吃,今天到现场来看,满山遍野非常壮观,桑葚的味道也非常鲜甜,采了满满几大篮也算满载而归。”游客梁婷高兴地说。
![]() |
![]() |
据悉,陈垇村从2015年开始种植果桑,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到了2250余亩,凭借果大、汁多、味甜的优质口感,“陈垇果桑”逐渐打响了知名度,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还引来了不少研学游团队前来亲近自然,体验收获。
![]() |
一大早,来复镇大窝幼儿园的孩子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果桑基地开展研学活动。孩子们穿梭在果林,了解桑树生长特征,动手采摘、品尝甜蜜多汁的桑葚,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
“今天我和老师一起来这里摘桑葚,还去参观了桑葚加工厂,看了很多有趣的东西。”学生刘蓓蓓开心地说,研学游不仅让她收获了知识,还体验了采摘桑果的乐趣,准备把采摘下来的桑果,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
据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气温偏高,桑果成熟较早,目前已进入采摘旺季,高峰期每天接待游客800余人次。为了更好地规范采摘,村里建立了“村集体公司+基地+农户”的采摘游模式,由村集体公司统一对接团体,果农在基地当起采摘导游,不仅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也让果农实现了就地销售。
一颗颗桑葚果,甜了游客的味蕾,也鼓了村民的腰包,借助交通便利、山青水美的优势,该村加快果桑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以观光采摘、研学体验、桑果深加工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让小桑果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今年,该村果桑销售收入预计可达160万元,带动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供稿:高县融媒 罗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