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wyb0831@qq.com 17713570102

“战斗”不结束 天使不“卸甲”

2022年09月20日 21:52:1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   疫情突如其来,胜天镇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冲上防疫一线,无所畏惧、夙兴夜寐,以实际行动书写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每天采集完核酸,还要回到卫生院,完成第二天的采集工作方案、还有一些具体的工作,差不多也是很晚才能回去休息。”胜天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杨兴富说,同时他也是马鞍村核酸采样工作组的组长。

每天5点起床,完成一些准备工作,5点30之前到岗,穿上防护服、佩戴好双层口罩、戴上护目镜,采样拭子、保存液..便是他和“战友”与疫魔宣战的武器。

马鞍村是镇域内的一个大村,常住人口约1800人,他每天重复着一些规定的动作,消毒、取出采样拭子、咽拭子检测、将样本放入保存液...但这看似简单的动作每天要重复650次左右。

天气本就炎热,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身体体温自然升高,汗水渗出,打湿头发,粘连衣物,时间久了,脸上也被勒出了印记。

“他身兼多职,是一个能吃苦耐劳,肯干、实干、能干的同志。”胜天卫生院院长黄世华这样说。

“这个医生讲话温柔嘞,耐心的很...”“这个天气,一直穿着这个,咋个受的了哦...”一些刚采集完的群众说。

“家在兴文,虽然不算远,但忙起来也没回去...中秋和家里通话了...要给家里报平安,少让家人担心...现在是特殊时期,必须坚守岗位,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疫情早点结束...”

同样坚守在抗“疫”一线的还有在长盛社区的赵延星。

“孩子刚满两岁半,在宜宾和老人在一起的,很想孩子啊,但是在这个时期,更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清晨5点30之前,便要就位,自9月7日到现在,每天都要站在一线,采集最高峰时每小时采样200余例,平均下来每分钟3例,但每一次检测需要7至8个工序,每个工序必须严谨,不能在任何环节出错。

“穿上‘大白’,就是半天,不能上厕所、一会儿便汗流浃背,生理上每天都受着‘烤’验,但是最让我难受的是,好几天没看见孩子了,很想很想他...”赵延星笑着说。

现场采集完,穿着防护服到小区内一些群众的家里上门做核酸,上楼下楼,再上楼再下楼,这是这段时间的工作常态。

这两位是胜天采集核酸医务工作者的缩影,类似的经历在他们每个“战友”身上都上演着,不管是在采样台上,是在乡间小路上,还是在小区的街道楼道中,他们身穿白铠,烈阳下、风雨中,毅然前行,只要“战斗”还未结束就不会“卸甲”。(供稿:高县胜天镇 张权毅)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