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⑤】宜宾如何走出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特色路径:“三方面着手”

2024-07-12 15:35 来源: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张建芳 王春艳)7月12日,2024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通气会在四川宜宾召开。据悉,宜宾市获“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授牌以来,将新型储能作为4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规划建设面积3.89平方公里的宜宾储能产业园,培育新型储能研发创新中心,坚持以储能集成链主企业“引领”,储能变流器(PCS)、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等单项冠军企业“固本”,其他相关专精特新企业“提能”,全力打造产业区集聚、产业链完善、创新生态活跃的“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

“2024年预计实现产值30亿元,2025年实现产值220亿元,力争2027年突破500亿元,推动新型储能产业为宜宾先进制造业新经济增长点。”宜宾市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局长何元垓对宜宾储能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信心来源于宜宾储能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劲,优势凸显。宜宾市2023年全年动力电池销量达96.33Gwh,占全省91.2%,占全国15.6%,已成为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产业基地之一,新型储能与动力电池在中上游产业链高度重合,可直接为新型储能产业配套,生产优势显著。

光储充一体化发展基础坚实。宜宾光伏产业成为全省唯一完成光伏全产业链布局的城市,正冲刺千亿产值目标,为储能产业光储充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政策支撑有力有效。宜宾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等重大决定,坚定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最大力度推动新能源应用;发布《宜宾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以及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科学制定发展路径,真金白银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成为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的有力支撑。

此外,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融合促进发展、技术创新加速驱动,储能产业发展态势向好,潜力巨大。

立足优势,宜宾如何走出中国储能产业新高地的特色路径?何元垓表示,宜宾将从三方面着手。

培育壮大产业规模。紧盯龙头企业培育,聚焦项目落地、投产、运营各环节,全力推动宜宾中车时代8GWh储能基地项目2024年满产,中储科技6GWh储能基地项目12月投产。

聚焦补链延链优链。支持“链主+配套”协同发展,以中车、中国能建、大唐、华电等龙头为引领,强化重点项目招引,集中攻坚四川能投、中核汇能、弘正储能、先控捷联电气、新艾电气、平高储能、精控能源等一批重点项目,同时储备一批优质储能项目。

促进应用场景多元发展。电源侧,鼓励在华电珙县等电厂配储,建设“火电+储能”联合调频项目;电网侧,加快建设2个全省首批遴选示范项目,预计大唐储能电站8月竣工并网,华电储能电站9月竣工并网;用户侧,构建“光伏+储能”“光伏+储能+充电桩”、电动车换电站等多元化场景,支持天原、凯翼园区等光储项目建设,目前已规划光储应用场景项目40个,装机规模182MWh,积极开展集中式用户侧共享储能试点。高质量开展虚拟电厂运营,加快推进绿色微电网建设,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