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县推进新时代民族古籍修复工作

2024-06-17 13: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屏山县不断加大民族古籍的抢救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彝文古籍文献发掘、整理、修复等工作,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按照省市古籍普查有关要求,经县图书馆征集,屏边彝族乡石度布日等人捐赠了10余卷彝文古籍文献,这批经卷入藏后,部分存在较为严重的破损现象。为加强古籍保护,县财政专门保障经费用于开展古籍保护工作,3月初,县图书馆正式启动专业修复工作,古籍修复部专家袁华琴带领三名助手,针对每一卷的破损程度、材质、装订方式等,制定不同的修复计划。修复小组先后到浙江、四川夹江等地采购手工纸和封面纸,以最大限度接近原作品的用料,达到修旧如旧的程度。截至目前,馆藏的经卷已修复180页,完成比例过半,预计7月底可完成修复工作。

袁华琴表示,少数民族古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批彝文经卷写作年代跨度大约两百年,每一页纸都小心谨慎地处理。只有细致认真,才能将破损的古旧纸张修复好。修复完成后,将统一制作经卷封面,用于展陈,便于各族群众参观,构筑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据悉,屏山县以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为契机,把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结合起来,讲好屏山移民迁建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供稿:屏山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