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张茂洁 黄铄然 李潇楠 袁松)6月7日,“共护一江清水,助推绿色发展”长江上游重要节点城市政协协商议政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会上“川渝滇黔鄂”5省(市)参会政协代表受邀参会并发言。
四川省宜宾市政协:
近年来,宜宾市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助推相关工作。全市政协以“长江大保护 委员大联动”等特色主题活动为抓手,已累计开展50余次特色品牌相关活动,委员参与1300余人次。市政协组织开展了“小城镇污水治理”等重点调研、“长江上游宜宾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等重点视察,相关意见建议在《宜宾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宜宾市南广河流域保护条例》等法规文件中得到较好的吸纳。
换届以来,市政协组织开展“做大做强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推动‘电动宜宾’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助推宜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协商45次;向省政协提交《关于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建议》《关于支持川南渝西地区联合共建长江上游科技协同创新示范区的建议》等提案37件;《保护长江鲟促进长江上游生态保护的建议》等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建议实施“电动长江”长江生态保护行动》等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启动了“我爱长江母亲河 委员担当添光彩”主题活动暨市县(区)政协“守护一江清水”协商监督活动;组织开展了“放流入清水,携手护长江——长江鲟增殖放流”“守护一江清水、共建千里林带”等活动。
湖北省宜昌市政协:
湖北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肩负着“保证一库清水、保障三峡工程、保护万里长江”的政治责任。宜昌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紧扣中心大局履职尽责,多层次协商、多维度监督、多角度聚识,持续助力谱写护长江生态、绘绿色发展的美丽画卷。
2014年、2015年,围绕长江一级支流、宜昌水源地黄柏河流域治理,连续2年就“黄柏河流域保护与综合利用”提出建议案,召开议政性常委会,推动宜昌市政府成立建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科学处理黄柏河水生态保护与磷矿开发关系建议案办理工作方案》,打响全面、系统、综合治理黄柏河的攻坚战。从2016年到2023年,一年一个侧重点,先后就“推进绿色生活”“综合治理水污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花园城市”“加快三磷整治”“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宜昌段”等,提出建议案,为宜昌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长江大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举措和办法。
重庆市万州区政协:
近年来,重庆市万州区政协扎实开展了加快长江万州生态走廊建设等重点调研、苎溪河等次级河流保护治理等重点协商,每年万州区政协定期听取该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情况通报,连续三年开展了“聚焦‘三排’‘三乱’问题”委员监督性调研视察,对该区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各届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为持续助力长江流域(万州段)生态环境改善,加强民主监督,积极建言献策。当前,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Π类,3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2018年以来万州区累计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4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两岸青山 千里林带”工程营造林任务11.87万亩。
下一步工作建议:一是构建长江沿线生态空间管控体系;二是强化长江沿线生态保护与建设;三是给予长江沿线生态环境项目更多倾斜支持;四是加强长江上游沿线省市政协的联动履职。
贵州省遵义市政协:
贵州省遵义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成立了赤水河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突出重点、科学治污,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行业污染等突出问题,先后开展了以生态文明制度改革为动力、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抓手、以全面落实监控体系为保障、以提升环境质量为目标等系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遵义市政协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围绕赤水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赤水河流域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白酒产业发展、竹产业发展等重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并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等重要协商议政活动建言献策。同时,率先发起并承办了“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2016年赤水会议、2017年仁怀会议、2021年习水会议,与昭通、毕节、泸州市建立了赤水河流域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协作机制。目前,赤水河(遵义段)干流6个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流域鱼类种群从108种恢复至167种,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从29种恢复至49种,水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先后斩获“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二届‘中国好水’优质水源”“全国第二届‘最美家乡河’”等荣誉称号。我们将营造更加有利于流域绿色发展的合作氛围,拓展更加广阔的流域合作空间,积极推动项目合作、引导社会参与,努力助推区域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让“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美景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写照,让长江流域的绿水青山成为流域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金山银山。
云南省昭通市政协: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促进长江流域(昭通段)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截至目前,国家、云南省推长办反馈涉及昭通市的12个问题,已整改完成10个,剩余2个正有序推进整改。昭通市393条河流全覆盖设置四级河长2471名,在云南省州市实现“2个率先、3个创新”,2023年10月,赤水河(昭通段)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2023年1—6月,水环境质量列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第六名,是云南唯一入围前30名的州市。大山包国家级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内,黑颈鹤由建区之初300多只发展到现在2260只,自然保护区由8个增加到23个,面积增加68.7万亩。通过“共治”“共宣”“共建”“共联”等举措,推进区域联动,各领域合作交流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