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宜宾一月一主题5月主题采访活动举行

2024-05-31 16: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叶昌荣)5月29日至30日,“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5月主题采访活动举行。据悉,本月聚焦民营经济发展,中省主流媒体和宜宾市、县(区)融媒媒体团成员先后走进三江新区、翠屏区、兴文县、筠连县相关点位。

近年来,宜宾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紧紧围绕“建平台、育主体、给机会、强政策、优环境”,全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197.5亿元、居全省第3位,增速7.5%、居全省第2位,占GDP比重57.7%;入围全省100强民营企业7户、百亿民营企业达5户;2024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507.3亿元、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9.5%、居全省第1位,占GDP比重61.2%,民营经济“半壁江山”地位进一步稳固。宜宾被省政府表扬为2023年度民营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先进单位(全省第1),翠屏区成为全省4个县域民营经济改革试点之一。

5月29日,媒体团一行走进翠屏区相关点位,了解四川长江工业园区发展动力电池以及配套项目等产业。

连日来, 在四川长江工业园内,一片繁忙景象,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企业生产也紧跟步伐,为锂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园区每一家企业门口的醒目位置,都挂着一块“妈妈式”贴心服务公示牌,上面有相关负责人和对接工作人员的姓名和电话。“通过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不仅帮助企业节省办事成本,提高项目落地投产的效率,也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翠屏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处处长兰瑶说。

四川科达利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作为首个落地长江工业园的四川时代“链核”配套项目,正是在园区暖心服务助推之下,实现了研发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经济效益高等良好发展局面,2023年实现工业产值12.28亿元,较2022年增长158%。

 “从入驻园区起,我们就时时刻刻感受到‘翠屏速度’。”四川科达利行政部负责人李峻告诉记者,在新厂建立初期,由于知名度不高,招工成了一大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迅速介入,与周围乡镇对接,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为企业进行招聘宣传,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劳动力资源,使生产线得以顺利运行。

在园区内,四川银轮新能源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机械设备正加足马力运转,工人各司其职,忙生产、赶订单,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该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科技型企业。公司与翠屏区结缘仅仅9个月左右,就走完了考察、签约、搬入定制厂房、开工等程序。为何能如此迅速,公司总经理庞春辉道出答案,翠屏区政府的“妈妈式”服务,让企业如沐春风,备受鼓舞。“有好几次凌晨三四点寻求资料,工作人员都基本做到秒回。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们对在翠屏区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在兰瑶和同事们眼里,园区倡导的“妈妈式”服务理念,是党委、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真挚情感,就像母亲对待孩子一样,始终把企业放在心头。有别于“店小二式”“保姆式”的有偿服务,“妈妈式”服务是全身心付出、全过程奉献、全方位关怀,是一种无微不至的主动式、亲情式服务。兰瑶和同事们已经记不清楚,为了给园区企业办事,他们在城区和园区的路上来来回回跑了多少趟。

“企业希望我们是‘万能’的,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流程来进行办理。只要企业的需求是合理、合法且合情的,我们的服务就会始终如一,绝不会缺席。”兰瑶说。

2021年以来,园区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配套项目40个,包括四川时代7-8期、四川时代9-10期和38个配套项目,签约总投资额约600亿元,预计全面建成达产实现年产值超1000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翠屏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将之作为拼经济、搞建设的“关键招”“生命线”。作为全省县域民营经济改革四个试点区县之一,翠屏区将坚持企业视角、需求导向,探索小点切入、小步快走“微改革”,着力构建惠企服务“一窗办理”“一网兜底”“一步到位”“一套机制”的“四个一”机制,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高地,以营商环境之“优”,谋企业发展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