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从补助发放的台账上来看,村上干部名下的生态公益林面积比群众家中的高出许多,其中是否存在问题?”日前,宜宾市屏山县清平彝族乡纪委对全乡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台账开展监督检查时,发现岩坪村的补助发放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村干部名下的生态公益林面积相较一般群众多出许多,带着疑问,乡纪委到村上走访群众了解情况,随机抽查并实地比对真实面积。
原来,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工作是由村上组织实施的,在资金的发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监管问题,且村上的村民对自家的实有林子面积不清楚,便给了村干部可乘之机,最终案件查明后,给予清平彝族乡岩坪村原党支部书记黎某某警告处分。
为找准乡村振兴领域监督的着力点,屏山县纪委监委梳理近年来查办的涉及各类惠民惠农资金管理使用案件,发现问题主要集中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结合收集到的群众反映问题,县纪委监委以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为小切口在全县开展专项整治。
屏山县纪委监委采取“室组地”片区协作模式,由县纪委领导带队深入镇村一线,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群众,进一步摸清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背后的腐败问题。
“随着专项整治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除了干部优亲厚友、独断专行定向分配指标的问题外,利用职权私吞侵占、截留挪用生态公益林补助费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据屏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屏山县纪委监委结合暴露出来的问题,贯通审计、自规、农业农村等部门形成监督合力,推动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屏山县纪委监委还发布问题线索征集公告,同步公开11个乡(镇)纪委书记电话,统筹用好“码上举报”“廉政坝坝会”“有事找纪检”等方式开展主动下访,走进院坝“摆摊设点”公开接访,确保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自专项整治以来,收集涉及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方面问题65个。
据悉,截至目前,屏山全县各级纪检监察组织深挖涉及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背后的腐败问题,9个乡镇相继立案3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人。
“生态公益林补助发放是落实惠民惠农政策的一个缩影,涉及的领域多,资金量大,极易滋生腐败问题。”屏山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深化以案促改,推动建章立制;同时结合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供稿: 屏山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