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日,国家能源局为屏山县兴胜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发放首批总数1691张“绿色电力证书”的消息备受关注。屏山县因此成为四川省第三、宜宾市唯一获批颁发“绿证”的县(区),同时也是全省核定发电量最多、颁发“绿证”张数最多的县(区)。那么,屏山县究竟有些啥“能”耐?一起来看看。
![]() |
本批绿证主要为屏山县石盘园区全联瑞宇林芬美康创宇无纺布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屏山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屋顶新建光伏电站项目、屏山县行政中心裙楼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屏山县平湖时尚产业工业园“零碳工厂”屋顶光伏电站项目四个项目核准颁发,共计1691张,累计认证太阳能发电量169.1万千瓦时,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47.46吨、二氧化硫44.47吨、氮氧化物22.15吨,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屏山力量”。
据屏山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赋予宜宾加快创建全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使命,屏山作为全省5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之一和宜宾唯一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县,这就要求屏山县必须先行先试、走在前、做示范。
绿色发展担使命,屏山实践见行动。在屏山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屋顶新建光伏电站项目现场,从空中俯瞰一排排由1472块组成的黑色光伏板统一朝南倾角15度,整齐地排列在在8栋楼楼顶,在灿烂的阳光下吸收着能量。
据屏山县某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建成以来,屏山经开区红纺中心光伏发电累计发电量将近74万度。
屏山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屋顶新建光伏电站项目坐落于屏山县王场工业园区新型“工业社区”——红纺中心内,该社区功能涵盖产业工人集聚居住、单位企业办公、社区服务、休闲娱乐等,在光伏电站开发前,整个社区一年在耗电方面的支出达98万余元,有力光伏发电站后,发出的电除了满足社区日常需求外,剩余的电量还可以挂网进行销售,实现了让让绿色发展降低生活成本。
据了解,屏山县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屋顶新建光伏电站采用的是自发自用模式,剩余电量在网上出售给能投公司。光伏发电建成之后,经济开发区减少了约30万元电费,实现了59吨二氧化碳、258吨标煤、23吨二氧化硫、11吨氮氧化物的减排。
从行动到成效,屏山“绿证”获得感满满。“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1个“绿证”单位对应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消费者购买“绿证”,代表其对绿色电力环保价值的认可,并愿意为其付费。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屏山县光伏发电项目规划建设装机容量100兆瓦,目前已建成装机容量34.19兆瓦,已并网5兆瓦,预计在5月中旬实现全面并网。目前,已并网发电量372万度,办公用电成本节约了95余万元。
近年来,屏山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持续完善企业绿色体系,强化绿色能源开发和推广,深挖绿色发展潜力,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空间,积极为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作出贡献。
屏山县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屏山县发改局将围绕推进绿色发展,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完善生态资源数据平台,会同部门持续推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林竹碳汇交易等试点,力争形成更多实物量。同时,将持续抓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探索“绿政”交易,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集中式光伏指标争取,拓展茶光、农光互补等“光伏+”应用场景,加快屏山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前期工作,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供稿:屏山融媒 李传 周灵 雷鲤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