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摄影报道)3月12日,宜宾“访长江首城 看宜路精彩”一月一主题活动媒体团走进宜宾市“两海”示范区桃坪片区的农田间,只见“山上看风景,山下看产业”几个大字旁,村民正在进行田间管理,准备春耕播种。
![]() |
据了解,中坝核心区位于桃坪乡村振兴集中连片示范区东北部、竹海镇联盟村,是先行建设的聚集标准化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区、高效笋用林提升改造示范区、智慧农业示范区和小龙虾种苗繁育基地。2023年初引进稻虾综合种养龙头企业四川中虾公司,大力推进虾沟养殖+平田养殖模式,投资240万元建成稻虾综合种养基地1300余亩。同时,加快实施“天府森林粮库”项目实施,计划新提升改造低产林3000亩,采取绿竹+栀子+竹荪套种,插栽樱桃、李子等花果兼备经果作物,在全面推动低产竹林效益倍增的同时,实现农业景观化、景观农业化。
![]() |
竹海镇桃坪片区产教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位于桃坪片区乡村振兴集中连片示范区西部,占地100余亩,其中智慧大棚近2000平方米,“水稻+菌、果、药、鱼、虾”试验田90多亩,由市职业技术学校、市农科院、竹海镇通过校地合作共同组建。基地秉承科技兴农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人才聚集乡村、发展乡村、服务乡村工作机制,组建由20多名省、市农业专家组成的乡村振兴科技小分队,聚焦高产高效农业目标,积极探索水稻+鱼、虾、蔬、药、菌等轮作模式,示范引领农业提质增效,是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大学生技能培训和实践、农业科学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宜宾市“两海”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竹海镇党委书记陶兴林介绍,山上的风景是指蜀南竹海景区,发展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业;山下的产业主要是万亩稻虾循环种养产业、万亩森林粮库(笋用林基地)两大富民产业。通过山上山下互动,着力打造远郊乡村城乡融合示范区。
![]() |
目前,竹海镇桃坪片区产教融合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已形成稻田综合种养、鱼菜共生种养、果蔬立体种植等农业优质高效生产新模式。该基地于2023年10月投入使用,通过建立鱼菜共生系统,不仅实现蔬菜无土栽培、减少农药使用量,还能利用鱼的粪便为蔬菜施肥,解决肥料滥用的问题。建设农业现代化产教融合基地首先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定期对学生的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其次是培养农民,召集该镇及周边乡镇的农民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农业技能经营水平;再次是培育新品种,基地已试种推广了特长豇豆王、七彩泡椒等优质产品,可供周边农民参考,提高农民亩产效益。
![]() |
桃坪片区着力构建高质量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引导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在片区南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大力推进以纸浆竹为主的原生竹林提质增效;在中部水田集中区域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龙虾良种繁育、黄腊丁生态养殖等产业;在北部竹林富集区域大力发展高效笋用竹及肉(蛋)鸡、生猪等产业;见缝插针式布局桃、李、梨等花果林产业,推动特色优势产业连片成带,实现特色高产高效农业全域覆盖。“2023年,万亩稻虾循环种养产业综合产值达到6000万元左右;笋用林今年将扩大到5500亩,依托粗加工提升附加值。”陶兴林说。
接下来,宜宾市“两海”示范区将把桃坪片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作为“两海”中心工作,按照“更新场镇、打造极核;三产联动、做强农业;聚居点+美丽庭院,建好农村;治理赋能,发展农民”的工作思路,加快实施乡村产业提质、公共服务提效、基础设施提档、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提能“五大行动”,确保桃坪片区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为加快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贡献“两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