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wyb0831@qq.com 17713570102

宜宾:退役军人“三支队伍”这样干

2023年12月22日 17:36: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杨婧)“先生,您别慌,请前倾身体配合我。”近日,两名筠连县“赵一曼老兵”应急救援队队员正在向全市退役军人“三支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的参会人员展示“海姆立克”急救法,观摩人员凝神屏息,认真倾听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为专业规范的演示送上阵阵掌声。

据介绍,这支拥有着12名退役军人的“赵一曼老兵”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脱胎于筠连县公益组织名片、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筠爱义工”。自组建以来,退役军人志愿队员们以冲锋在前的姿态,奋战在抢险抗洪、地震救援、森林防灭火等应急救援的第一线,为广大群众撑起了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在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筠连县腾达镇春风村,来自全县各地20名“兵支书”村里的农副产品被摆上了陈列台,吸引人群驻足观看。苦丁茶、黄牛肉、椒麻鸡、羊肚菌、筠连水粉……原来,不少响当当的筠连“土特产”“明星款”,都凝聚着“兵支书”投身乡村振兴、带头致富增收的汗水。

筠连县巡司镇,这里的退役军人担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占比甚至达到了44%,成为了带领当地产业蓬勃发展的“领头雁”。红星村“兵支书”朱小康,带领本村村民发展红茶700余亩,实现村民人均增收2000余元。谈起自己的发展愿景,他颇有信心和干劲:“筠连县红茶产量位居全省第一,我们发展红茶有专家、有企业、有品牌,未来一定能更好!”退役军人脱下戎装换上新装,在城乡广袤天地里大展身手。

无论是在长江两岸、还是巍巍大雪山里,不管在“一蓝一绿”新能源产业园区,或是在机场高铁站、城市的大街小巷,近年来,以“兵支书”、退役军人志愿者、红色宣讲员“三支队伍”为代表的全市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转岗不转志,忠实践行着“党有号召、我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成为了宜宾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村里有了“兵支书”

在宜宾,被称为“兵支书”的退役军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有534人,占全市总数25.42%。2022年,占比达33.95%的江安县被列入全国8个“兵支书”培育试点县之一,以“兵支书”为首的退役军人在城乡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充分展现。为了助推“兵支书”在基层建功立业,宜宾建机制、强培育、重激励,出台《促进新时代退役军人参与基层治理七条措施》《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开办高素质退役军人村支书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培训班、电商直播“兵支书”培训班,为“兵支书”注入强劲外力、激发内生动力。

如今,一大批优秀“兵支书”脱颖而出,省级“六无”平安村江安县太阳村“兵支书”黄庆被评为全省模范退役军人,把家乡“青山变金山”的陈双获得省委组织部省级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称号。“兵支书”不负期望,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志愿者穿上“迷彩绿”

2023年4月,宜宾市授旗组建了“赵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以家乡骄傲、著名抗日英雄赵一曼烈士为名,秉承英烈精神、赓续英雄血脉,整合队伍、高举旗帜,迈出全市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一盘棋”的坚实步伐。

翠屏区大观楼街道“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始终如一践行着这个光荣的使命,挂牌成立“一曼老兵金沙江环境保护站”,长期开展沿河垃圾清理和安全巡查,助力守护好一江清水。2023年,“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组织,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组织。勇救13名落水者的队员贺勇强荣获全省百名优秀志愿者。

目前,宜宾已陆续建立170支“赵一曼老兵志愿服务队”,拥有退役军人志愿者2700余名,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58次。翠屏区民营个体支队“锦辉支队”、消防巡逻“老兵119支队”、叙州区“拥军支队”、兴文县“兵律师支队”等特色志愿服务相继涌现出来,退役军人志愿者“迷彩绿”形象愈加闪亮,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红色宣讲“声”入人心

宜宾作为革命老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涌现了赵一曼、郑佑之、李硕勋、余泽鸿等革命先烈,有着众多革命遗迹和烈士纪念设施。全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广泛动员统筹老战士、优秀退役军人、青年志愿者、高校学子、中小学生等积极参与红色宣讲,推出了一大批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的红色故事。

为了常态化开展红色宣讲,全市“百人红色故事宣讲团”和63支各级红色宣讲队伍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部队开展宣讲近3000场次,受众达14万人。2023年3月,全国“传承红色基因、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巡回宣讲报告会(四川站)在宜宾顺利举办,7名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齐聚宜宾、动情宣讲,收看人数突破30万人次。10月,“军民携手奋进 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宜宾故事会双拥专场开讲,不顾生死的飞行“救援人”、103封致敬雪域高原战士的书信、独创军人门诊的“军医妈妈”,7个鲜活动人的红色故事诠释了承载数十年、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营造了尊崇军人、致敬英雄的浓厚氛围。

“诚信、包容、创新、图强”的城市精神,蕴含着推动宜宾高质量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未来,宜宾将始终把退役军人作为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引领退役军人永葆军人本色、奋发图强,为家乡发展伟业自觉肩负重任、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