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屏山:朵朵赤松茸 撑起“致富伞”
四川新闻网消息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喝菌汤。”食用菌由于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质,食用菌已然成为现代人健康饮食的心头爱。近日,在屏山柑坳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里也迎来了第一茬的丰收季。
走进屏山县柑坳村的赤松茸种植基地里,遮阳网下土垄里,一朵朵赤松茸伸着圆圆的脑袋、顶着红红的菌帽,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其间,用手轻轻扭动赤松茸的根部,小心摘下并整齐摆放在篮子里。不一会儿,篮子里就装满了一株株带着泥土的赤松茸。
“今年是第一次种植赤松茸,种了大概有20亩左右,根据这几天的采摘量来看,亩产能达到6000-8000斤左右,预计总产量12万斤,总产值能达到100万元以上。” 看着地上刚采摘的赤松茸,基地负责人罗小波介绍道。
![]() |
赤松茸学名大球盖菇,又称姬松茸、粗腿菇、益肾菇,是近年来兴起的食用菌种植“新秀”。具有气味清香、细腻脆嫩、爽滑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有“素中之荤”的美誉,深受消费者喜爱。
“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屏山这边有可以采摘蘑菇的地方,感觉很有意思,于是趁着周末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打卡,这个赤松茸又可以体验采摘又可以吃,真是一举两得。”正带着孩子体验采摘的杨女士笑着说道。
据罗小波介绍,下一步他将继续扩大产业规模,积极探索打造集休闲、观光、科普和采摘为一体的近郊旅游休闲项目,同时还打算将种植和管理技术传授给有意种植赤松茸的村民,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增收。
近年来,屏山县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同时,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引进优良品种、强化技术服务等措施积极引导各村立足乡土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引进羊肚菌、赤松茸等特色产业,深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动农产品质量提升,带动本地蔬菜产业发展,进一步保障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加速跑。(供稿:屏山县融媒体中心 雷鲤溶 陈默)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