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阳光助学工程”教育资助金为残疾人家庭学子带来希望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李清凌 刘国林 邬浩)8月30日晚,远在千里之外求学的宜宾籍残疾大学新生小钟,收到了家乡残联转来的5000元钱;9月1日,残疾人研究新生小李社保卡上收到残联发出的8000元钱……
开学前后,宜宾市各区县残疾人家庭的大学新生、研究新生陆续收到残联发放的残疾人“阳光助学工程”教育资助金,这一笔笔满载着党和政府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子女关爱的助学金,既缓解他们面临的经济困境,又像阳光一样温暖着他们的心灵。
座谈会上,困难残疾人子女研究新生小应动情地说:“经过不懈努力,我今年考上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然而,学费对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孩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正发愁时,偶然间,我在村务微信群里看到残疾人‘阳光助学工程’政策,困难残疾人子女研究新生也能申请教育资助金,原来国家不仅一直在关心像我妈妈这样的残疾人,还关心他们的子女。那一刻,我深切感受到了国家对我们的关怀,同时,我也在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更加努力学习,以青春之我,奉献之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小陈生活在残疾低保单亲家庭,父亲是一名重度残疾人。她2018年考上复旦大学,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靠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完成学业。2022年保送复旦大学研究生,并参加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组织的“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在贵州省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支教一年,期间工作成绩优异。今年小陈返校读研究生。翠屏区残联了解到小陈的优异表现和实际困难后,给予她8000元的教育资助金,以缓解其经济困境。
小陈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对困难残疾人子女的关心关爱,表示要好好学习,未来考取四川省选调生,继续躬耕基层,为西部开发建设添砖加瓦。
身残志坚的残疾大学生小李2019年考入西南医科大学,残联为其发放教育资助金4000元。怀着回报祖国的信念,她在大学里努力学习、奋勇拼搏,表现良好,今年成功保送深圳大学研究生,但巨额的学费又让她发愁。这时,党和政府再次为她带来曙光,残联为其发放8000元教育资助金。小李激动地说,“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在我困难时刻的帮扶,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温暖。今后,我将努力学习,扎实学好专业技能,争取在祖国建设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级重度残疾学生小钟随母亲在河北省滦南县生活,今年考入河北农业大学。他爸爸因病去世,姐姐今年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准备考研。母亲为了撑起这个家,白天摆摊,晚上还要到饭店打工,很是辛苦。5000元资助金帮扶了这个家庭,让他们感受到了“千里之外,仍然关爱”的浓浓乡情。
宜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宜宾市相继出台了《宜宾市民政局等三部门关于提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和一、二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的通知》《宜宾市残疾人“阳光助学工程”实施办法》《宜宾市残联等四部门关于资助全市一二级残疾人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全额代缴医保费用的通知》等政策,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随低保一起增长和定期调整护理补贴标,为学前到博士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大学新生、困难残疾人子女研究新生发放教育资助,为一二级残疾人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全额代缴医保费用等惠残制度。
宜宾市每年为符合条件的38000余名低保残疾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5200余万元,为77000余名重度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8300余万元,为残疾家庭发放教育资助金500余万元,为80000余名重度和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全额代缴医保费用3000余万元。
今后,宜宾市将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让残疾人活出“精彩人生”,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