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放鱼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翠屏区今年已放流长江鲟25352尾
2023年06月06日 17:52:02 来源:四川新闻网
 |
2023年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宜宾市翠屏区分会场 |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杨晓川 叶昌荣 摄影报道)6月6日全国“放鱼日”,2023年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宜宾市翠屏区分会场在合江门广场举办,本次翠屏区分会场活动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2023 年全国“放鱼日”增殖放流活动,切实维护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修复水域生态环境。
在翠屏区合江门广场亲水平台放流点,翠屏区领导、相关部门和渔政巡护志愿者共同将长江鲟亲本放流到长江。据了解,当天共放流长江鲟亲本100尾,加上5月放流的长江鲟鱼苗25252尾,今年翠屏区已放流长江鲟25352尾。
 |
工作人员转运放流长江鲟 |
据了解,近年来,翠屏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始终把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决贯彻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政策,在全省率先完成“三江”干流岸线渔民上岸,全面建立禁捕四级网格化管理和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大力开展增殖放流行动,2020年以来累计放流长江鲟、岩原鲤及各类经济鱼类共计81万余尾,“三江”流域水生生物数量、种类均逐年上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在三江六岸绘就了“水清岸绿、鸥飞鱼跃”的美丽生态画卷。
 |
翠屏区放流长江鲟现场 |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义琅表示,近年来,宜宾市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长江生态保护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全力抓好长江“十年禁渔”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渔业资源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全市长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养护恢复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可喜局面。特别是翠屏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长江生态保护和渔政执法工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首个渔政协助巡护站,渔政巡护队荣获全国优秀巡护队称号,翠屏区在长江“十年禁渔”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中,创造翠屏经验,贡献了翠屏力量。
下一步,宜宾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坚定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进一步树牢“上游意识”、落实“上游责任”、切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作出宜宾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