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wyb0831@qq.com 17713570102

宜宾市屏山县“鹅”来助力 下好立体种养“先手棋”

2023年03月16日 08:35: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 “茵红李树下,又养起白鹅,每亩地能多赚三四百元,而我这批鹅总产值就有4万左右。”说这话的是屏山县锦屏镇漆树村村民钟镐元,他口中的白鹅是在东西部协作的政策下,从浙江引进的新品种。

屏山地处四川南缘、宜宾西部,金沙江、岷江穿境而过,属于典型西部山区县,水果种植面积达20万亩,茵红李等水果采收后林地大半年时间空闲。如何立足现有条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屏山县茵红李林下养殖浙川白鹅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盛开的雪白李花与畅游其间的林下白鹅构成了屏山县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林下养鹅,既可解决果园除草问题,又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热资源从事养殖,可大幅提高土地生产效益。鹅粪还田,培肥地力,修复土壤,用地养地结合,还能提高水果品质。

依托东西部协作政策,屏山创新立体种养模式,从浙江引进新品种白鹅,进一步丰富了当地茵红李产业链发展内涵,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养白鹅有‘钱途’,去年我就多挣了1万多元,今年我还养。”在龙华镇八仙山村,养鹅户沈学能笑呵呵地说道。

产业是抓住机遇,在新赛道上奋起直追的“先手棋”。据了解,屏山县现有在建种鹅场3个,平均每个鹅场能养殖2000至4000只种鹅;幼鹅养殖场2个,幼鹅养殖场一次孵化幼鹅约3万只。同时,有在建禽类加工厂一个,总投入约1500万元,建成后年产值约800万左右。(供稿:屏山县委宣传部 曾理 陈默 胡姜伟)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