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州两会好声音】筑牢生态屏障 彰显上游担当
![]() |
三江口长江公园。(陈忆 摄) |
四川新闻网消息(陈忆 何东 喻熹 曾理 记者 周瑜原)近年来,宜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切实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
从沿江生态保护廊道建设,到大规模绿化宜宾行动,从在全省率先完成长江流域禁捕退捕,到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宜宾人民牢记嘱托,实干笃行,共同书写绿水青山不负期望的“宜宾答卷”。
坚决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政治责任
市人大代表张云峰表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对于“抓好生态建设、彰显上游担当”,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强化思想认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二是坚持绿色发展,始终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江安将围绕建设“西部锂电材料新基地、川南三产融合示范区”的目标,主动融入全市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推动锂电材料产业链条持续延伸、产业集群持续壮大、产业生态持续完善。三是筑牢生态底线,坚持科学统筹、务实有效,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切实抓好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绿色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为宜宾建设“无废城市”作更多贡献
市人大代表冯中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县将会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把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好,为宜宾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创建“无废城市”作出高县贡献。创建“无废城市”,就是要打造好节能环保产业,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抓好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的建设,建好危废项目、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以及城市餐厨废弃物再利用等项目。要实现“无废城市”,把我们城市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实现循环化再利用,没有废物产生。
聚焦绿色产业转型发展
市人大代表陈文富表示,近年来,宜宾的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当前,兴文县依托丰富的林竹资源,抢抓“以竹代塑”的机遇,大力发展林竹产业精深加工,大大提高了竹子的经济价值,老百姓的收入也不断地提升。我将继续带领社员们聚焦绿色产业的转型发展,依托生态优势的资源,把特色农业和健康产业有机结合起来,继续书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文章,不断提高当地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让全体人民感受到绿色发展红利
市政协委员尹梦萦表示,宜宾曾经是川南重要的老牌工业城市、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沿江分布着火力发电、机械造纸、氯碱化工等一大批企业,“一白一黑”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宜宾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产业结构朝着以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一蓝一绿”转变。如今,以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智能终端等为代表的绿色产业,成为宜宾经济发展新引擎。作为宜宾人,能深切感受到现在的天更蓝水更清,下一步期待着宜宾“一蓝一绿”产业能够发展得更快更好,让全体人民感受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我们相信:未来的宜宾一定会更美!
市政协委员余天宇表示,近年来,通过对油樟的新造和改造,积极推动了我们这里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提升了樟油的产量。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建议把油樟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市政协委员邓骥刚表示,宜宾是长江的源头。多年前,江水没那么清,鱼也少,更别说野生鸟类了。现如今,我们看到,朋友圈刷屏了——江水变得很清、鱼变多了、鸟也来了,我们城市环境变得更好,宜宾城市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是我们党委政府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相信,未来的宜宾一定会更美。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