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wyb0831@qq.com 17713570102

《宜宾市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2022年12月14日 12:55:3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陈倩 记者 周瑜原 摄影报道)12月13日,宜宾首部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宜宾市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新闻发布会暨工作部署会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据悉,《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三次审议通过,并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设“总则”“规划建设”“资源保护”“管理服务”“绿色发展”“法律责任”“附则”七章,共五十条。《条例》的制定是宜宾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部署的生动实践,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是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条例》进一步明确了对切实做好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保护和利用,及时回应了景区发展需求,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高效统一、权责一致的景区管理体制,通过积极发挥立法引领和推动作用,为景区保护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开启了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有法可依的新篇章,对规范和指导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海”示范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海”示范区管委会作为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承担着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主体责任,下一步,将强化宣传全员参与,切实把《条例》的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中之重,制定《条例》宣传计划,针对群众、游客不同群体,采取“线上+线下”等多维度、多方式,营造起浓厚的社会氛围,增强群众、游客对《条例》的认可度和执行力。

江安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安县将按照属地原则,依法履职履责,配合“两海”示范区管委会做好景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利用、管理等工作,实现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江安县将放大保护效益做优“乘法”,持续打造“文旅+”“农旅+”模式,充分发挥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地域美食等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文旅发展模式,不断整合、强化、放大保护效益,全面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真正让《条例》受益于民、造福于民。

长宁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宁县将根据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规划、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统筹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和管理利用,促进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和依法行政,按照属地管理职责,会同“两海”示范区管委会,共同做好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

接下来,长宁县将统筹相关涉农财政资金,巩固提升风景名胜区内的乡村道路、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持续擦亮“蜀南竹海”金字招牌。

宜宾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海”示范区管委会、各相关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级各有关部门等涉及单位要深刻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抓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全面加强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推动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进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

全面贯彻《条例》,必将有助于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区资源,进一步推动宜宾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宜宾将以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严格履行职责,把《条例》规定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政府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共同把风景名胜区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宜宾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重要性。蜀南竹海是世界集中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生物圈保护区、中国最美十大森林,在国家生态版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开展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保护立法,以法治手段守护好蜀南竹海这颗璀璨明珠,推动蜀南竹海风景名胜区实现永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