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2018年7月,修建宜彝高速公路时占用了我们村的集体土地,但村上未将补偿资金进行分配,这种事情你们管不管哦?”近日,筠连县委第三巡察组第十四届第二轮巡察进驻蒿坝镇党委后,深入蒿坝村走村入户倾听群众呼声的过程中,村民王某等村民向巡察组反映。
“群众关切的事就是我们的事,开展巡察工作就是要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事情属实,就一定要管的。”随即,巡察组带着问题回到蒿坝镇政府,就该问题与镇、村干部进行沟通交流并现场交办,要求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予以妥善解决。
这是2022年筠连县开展“推磨式”交叉巡察破解村级巡察发现问题难的一个缩影。“要是巡察自己的乡(镇),村连村、户连户,都是亲戚熟人,问点情况乡亲们都不敢给我们说。现在交叉巡察好多了,我们更能放下包袱开展工作,老百姓也更敢开口谈问题了。”筠连县委巡察第三巡察组村级巡察小分队的一名同志感慨地说。
据悉,2022年以来,筠连县在推进村级巡察工作中,围绕破解村(社区)巡察量大、面宽、时间短、发现问题难的问题,坚持“一盘棋”谋划部署,从被巡察乡(镇)抽调人员组成N个小分队,按照地域回避原则,由3个常规巡组带领对村(社区)开展交叉巡察,构建村(社区)、乡(镇)、县三级巡察网格体系,通过开展“推磨式”交叉巡察推动村级巡察实现有形、有效全覆盖,不断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太感谢你们,困扰了我们4年多的问题终于解决,心里的石头也落地了……”在巡察组的推动下,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推磨式’交叉巡察是破解基层‘熟人社会’监督难题,防止‘人情干扰’的有效方式,能进一步提升巡察工作质效,更加精准高效的发现问题,推动问题解决。”筠连县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我们通过实行‘巡察组+小分队’,小分队人员地域回避,交叉巡察模式,力求构建村(社区)、乡(镇)、县三级巡察网格体系,推进村级巡察有形、有效全覆盖。”
自开展“推磨式”巡察以来,筠连县委巡察组人员紧盯村级发展、民生工程和基层治理等方面难题,认真进行深挖细查,截至目前已完成49个村(社区)的进驻巡察工作,共计形成直巡村(社区)巡察报告12个,形成非直巡村(社区)问题清单37个,发现问题757个,发现并提前向该县纪委监委移交问题线索5个,巡察“立竿见影”的效果得到充分展现。
“开展‘推磨式’交叉巡察有效破解了巡察“熟人社会”发现问题难题,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发现问题之后怎样解决,接下来,我们将在如何做好‘推磨式’交叉巡察的‘后半篇文章’方面下功夫,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赢得民心,提高群众的信任度,形成广开言路,群众主动配合巡察的良好局面,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筠连县委巡察机构主要负责人表示。(供稿:筠连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