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长宁县“10·6”疫情高风险区密接者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周瑜原)10月7日晚,记者从宜宾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获悉,10月6日,长宁县在省外返长人员核酸检测中发现1例检测结果异常人员,已实施送宜宾市二医院集中治疗。目前,长宁县高风险区密接者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预计10月7日晚24时前出具长宁县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长宁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返长宁人员10月3日从北京乘坐高铁到成都,后转乘高铁于当日晚21:09分到长宁,连续开展3天3检均为阴性,10月6日晚经长宁县人民医院快筛检测结果异常,其活动轨迹已在7日凌晨3时许通过长宁县官方平台对外公布。排查出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等各类风险人员均实施对应的隔离管控措施。多个密切接触者在长宁县城区有活动轨迹。
疫情处置情况
应急响应方面。迅速成立长宁县“10·6”疫情应急处置指挥部,10月6日22时对全县全域实施静态管理,目前划定高风险区2个(长宁县人民医院、长宁镇滨江国际小区)、中风险区1个(长宁镇),组织党员干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和志愿者共计4235人下沉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核酸检测方面。共设置420个采样点、653个采样台、转运车辆137台,10月7日至9日连续三天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流调溯源方面。组织市、县、镇三级101人流调队伍迅速开展流调溯源各项工作。共排查出密接117人,次密接147人,均落实管控措施。目前高风险区密接者首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预计10月7日晚24时前出具长宁县全员核酸检测结果。
交通保障方面。长宁县共设置交通管控卡口94个,加强联合查验卡口值班值守,严格执行“入长即检”。
社会管控方面。组织警力全面投入疫情防控静态管理秩序维护工作,全天候进行秩序维护,全县社会治安大局平稳。
生活物资保障情况。截至10月7日14时,物资保供方面。蔬菜方面:目前农村蔬菜能保证自给自足。县城区批发商家共有7家,已从县外调运蔬菜56吨,蔬菜足量供应;肉类方面:目前长宁县肉类日均供应量能达到50吨以上;粮米油方面:县内储存大米500吨,黄谷2600吨,食用油120吨,能确保1月足量供应;生活必需品方面:县内储存方便食品22吨,蛋类10吨,奶制品50吨,均能满足市场需求。
特殊人群服务方面。对紧急就医需求的人员开辟了绿色通道方便就医,对购药不便的,由社区组织专人负责药品采购送药上门服务。对隔离区人员需求按照足不出户、上门服务要求,抓好保障落实,完成滨江国际小区配送929份暖心蔬菜包。
基本民生服务方面。实行供电供水供气的相关职能部门实行24小时值班,确保公共保障运行平稳有序。
下一步,长宁县将继续严格交通卡口管理,按照静态管理要求,严查来返人员健康码、行程卡、风险城市旅居史,严格落实“入长即检”要求,建立重点地区来返乡人员登记、推送、追踪制度,有效防输入,车辆不进不出,特殊车辆一律凭证通行,严防外溢。
强化全域静态管理,严格落实静态管理相关要求。全面落实佩戴口罩、测温扫码、环境消杀等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力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提效全员核酸检测,强化“采、送、检、报”等各环节衔接,确保应检尽检、快采快检、快追快报、日清日结,确保核酸采样后4至6小时出结果,尽快发现潜在风险。
提升追阳断链效率,充分发挥市、县流调溯源专班作用,第一时间开展样本异常人员基础流调,全面排查密接、次密接等风险人员,确保重点人员在最短时间应隔尽隔、应追尽追、管控到位,全面斩断传播链条。
加大应急保障力度,对医院和隔离点医务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坚决避免交叉感染。全面做好隔离场所、方舱医院等启用准备,全面提升应急保障能力。
优化民生服务保障,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及生活物资保障,充分发挥全县干部职工和社区志愿者力量,强化县域内特殊人群的关心关爱。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