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wyb0831@qq.com 17713570102

宜宾筠连:战“疫”路上的纪检人

2022年09月16日 22:17:2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宜宾市筠连县纪检监察干部闻“疫”而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监督检查与抗击疫情一线,既督又战,“疫”刻不松,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纪检监察力量。

闻“疫”而动 一丝不苟用行动践行担当与使命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筠连县委县政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号角吹响后,筠连县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周玉文第一时间投身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

下沉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后,周玉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包保小区的特点积极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开展核酸检测入户宣传、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与检测人员排查、卡口管控等工作,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在防控任务较重的几天里,周玉文在卡口值完深夜班后仅休息4个小时,第二天早上6点满血复活回到包保小区组织居民进行核酸采集,并上门挨家挨户敲门核实核酸采集情况。连续三天,周玉文平均每天休息不足6小时。

除了帮群众接送生活必需品外,面对困难群众的求助,周玉文想方设法帮忙解决。面对个别意图无故外出的群众,周玉文苦口婆心的劝阻让群众心服口服地居家。周玉文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公仆的本色。

周玉文对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体现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当领到疫情防控红袖标后,他一针一线地把红袖标缝成袖套整齐地戴在衣袖上,第二天面对同事的调侃,他说“袖标既是疫情防控志愿者身份的象征,更是责任与使命,我必须要牢牢地把这份责任履行好,戴好袖标是开始”。

防疫战线上的“邸老师”

筠连县纪委监案件监督管理室干部邸玉平,曾经是一名人民教师,在工作中善于钻研业务、乐于帮助同事解答问题,大家都管她叫“邸老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邸玉平同志与小组成员一起同心抗疫,筑牢社区抗疫防线。

“疫”马当先,依托信息保质效。“组长,这是我们今天核酸检测的情况,核酸检测145户,共计480人,未检测十户,共计27人,分别是1幢203,305……,针对该十户住户,建议进行第三次入户动员”。长期的案管工作让邸玉平明白数据的重要性,通过数据能够迅速分析目前情况,为下一步精准开展工作提供有效保障。在防疫期间邸玉平白天和同事们一起入户,晚上再加班汇总梳理数据。正是因为邸玉平辛苦地付出才确保防疫小组在抗疫战争中不落一户、不丢一人。

“疫”心为民,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同志,我店里面的灯不知道有没有关,你能帮我去看一下吗?”“同志,我的小孩在爷爷奶奶家,天气凉了,你能帮我送一下吗?”。来势汹汹的疫情和静态管理,打乱了很多群众的生活节奏。面对群众急迫的心情,邸玉平制作了一个“群众需求登记表”,认真记录群众需求,同志愿者一起解决群众需求,并通过电话的方式反馈处理结果,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守“疫”线,履职尽责显担当。9月10日,中秋节、教师节双节同庆的日子,邸玉平从早上6点开始协助医生对小区人员进行核酸采集,中午和同事们一起入户走访,晚上陪同医务人员开展上门核酸检测工作,刚歇下来就又忙着录入白天走访入户登记的业主信息,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11点,邸玉平已经坚守岗位17个小时。面对一天的艰辛,邸玉平打趣地说:“我现在虽然不是老师,但十年的教师生涯,也从未经历过这么难忘而特殊的教师节”。

亮出“三个身份”,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

筠连县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张一琳同志,他是退伍军人,在困难面前敢于亮剑、冲锋在前;他是纪检监察干部,厚植为民情怀,实心为民办事;他是共产党员,甘于奉献,不计得失。

亮出军人身份,冲锋疫情防控最前线。早上5点50分,刚值完夜班的张一琳,不顾夜间值班的疲倦又赶赴到全员核酸检测点,搬桌子、搭帐篷、拉警戒线......迅速投入新的“战斗”。3小时完成534人咽拭子采集工作、小区225户居民的走访入户核酸检测情况、卡点值守、核酸检测现场、疫情物资配送,无论哪里都能看见他的身影。

亮出纪检监察干部身份,厚植为民情怀。“家中有两名80多岁老人独居在金鑫步行街小区,需要每天换药和送饭,我又不能出去怎么办哟?”面对小区大姐急切的求助,张一琳一边耐心地向群众解释,一边立即向上汇报协助解决问题。作为纪检干部,张一琳在防疫一线严格执行着政府的防疫相关规定,同时秉承着厚植为民情怀,尽自己力量为小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

亮出党员身份,无私奉献,默默付出。“儿子,对不起这周我不能回来陪你去水世界玩耍了,你在家要多听妈妈的话哈”“老爸,对不起。今年中秋不能回来陪你和咱妈一起过了。”张一琳家在泸州,每周末才能回去陪伴自己的儿子和妻子,看看自己父母。近期因为工作原因已连续三个月没有回家,听着电话那头儿子失落的话语和父亲理解的关心,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在疫情面前,张一琳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在一线向党靠拢,到组织和人民最需要他的地方去,用行动接受组织考验。(供稿:筠连县纪委监委)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