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wyb0831@qq.com 17713570102

宜宾高县持续做大“民生蛋糕”提升群众幸福生活指数

2022年06月26日 17:56:38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四川新闻网消息  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也是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自宜宾全市开展“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学习调研讨论活动以来,高县立即行动,聚焦民生改善,全力实施幸福指数提升行动,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做好各项民生实事,不断做大“民生蛋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民众,使高县的幸福成色更足、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强。

多措并举筑牢民生之本

 对于高县庆符镇符江社区罗应远来说,今年的生活充满“阳光”。因为年龄偏大不好找工作,一度没有经济来源的罗应远整天愁云密布。符江社区干部了解情况后,及时给他安置了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1650元,还买了社保。” 如今,不再为基本生活发愁的罗应远很知足。

在高县,类似罗应远这样城镇新增就业的人员还有很多。今年,高县突出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主线,持续落实公益性岗位政策,开发2000余个公益岗位兜底就业,优先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在“家门口”就业。截至目前,高县今年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75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7%;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87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216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4.1%、54%。

开展就业招聘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来,高县全面落实稳岗扩就业政策,加大就业服务力度,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突出抓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保障工作,先后组织开展系列招聘会34场,200余家参与企业提供岗位3.6万余个;兑现创业补贴8人、补贴资金10万元;扶持企业36户,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0万元。

返乡民工家门口灵活就业

“幸福路”连接千家万户

“现在,我屋门口的水泥公路修好了,巴适得很。” 说起家门口才竣工不久的5米宽的水泥公路,高县复兴镇陈正村82岁的村民王富莲开心得像个孩子。她说,只要天不下雨,她每天都会去水泥公路上走走看看。

今年,复兴镇除了陈正村已竣工的乡村振兴“产业路”外,还将建上坝村至庆岭镇龙泉村的3.7公里产业路、硬化通组公路9条7.57公里。“这些公路,既是‘幸福路’,也是‘共同富裕路’。”复兴镇相关负责人说,这些路建成后,不仅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还将激发蚕桑、茶叶、蔬菜、花卉等产业的发展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路油化施工

复兴镇是高县巩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果、持续做好“交通文章”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2022年,高县将持续推进农村公路路网提档升级,大力实施“交通+产业”“交通+旅游”“交通+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撤并建制村畅通工程、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和乡村客运金通工程,新改建农村公路50公里以上;重点实施幸福美丽乡村路、30户以上自然村通组路硬化等项目,提升重要产业园区、旅游景区、中心镇公路等级,实现撤并建制村与新村党群服务中心直连道100%硬化;着力解决部分撤并建制乡镇、村组之间存在的断头路、瓶颈路、乡村客运“通返不通”等问题,让“四通八达”的“幸福路”连接千家万户。

四通八达的“幸福路”

汩汩清泉润心田

五月,枝繁叶茂。在高县可久镇高坡村,数十名工人正加紧进行自来水管道安装。

“我家这个位置,山高坡陡,用水一直都恼火得很,现在,我都还是吃的‘望天水’……”看着自家刚安装好的水龙头,该村村民周志宗对即将到来的“好日子”充满期待,“再过一个把月就好了,全部管网铺设好后,蚂蟥沟水厂就集中供水,我就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了。”

周志宗口中的蚂蟥沟水厂,指的是可久镇整合资金260万元、千方百计加快建设的集中供水厂。该水厂占地3余亩,日供水量可达720立方米,能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水。截至目前,该水厂大坝主体浇筑已完成,管网安装正在紧锣密鼓推进,6月底将全部安装完毕。

“该水厂集中供水后,将覆盖可久场镇及龙口、高坡等7个村(社区),解决8000多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可久镇党委委员、组宣委员杨燕说。

饮用水源碧波荡漾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今年,高县将巩固提升30个村8万余人饮水保障能力、完成县城东区10个小区供水能力改造。目前,该县已有沙河、月江、庆岭、胜天等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完成建设投入运营。(供稿:宜宾高县融媒体中心 陈小芳)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