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文李庄邂逅“诗和远方”
四川新闻网消息(周瑜原 李清凌)在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市的翠屏区,有一个江边的千年古镇,它的名字叫做“李庄”。趁着翠屏区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的东风,李庄古镇蝶变新生。多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在人文李庄邂逅“诗和远方”。
初夏的一天,正是雨过天晴,几只黑天鹅在水中畅游,它们时而追逐时而停驻岸边,好不逍遥自在。水面泛着波光,倒映出青砖白墙、绿树红花,还有悠闲的行人在小桥上拍照留念……这里是李庄古镇一道新的风景线——月亮田景区。
月亮田景区是李庄古镇国兴路、盐李路和长江岸线交汇的一片三角形区域,占地面积约1046亩,是李庄古镇新增的一个核心景区。景区按“一馆一址一池一街24院”进行打造,其中,“一池”,即月映荷池,水体占地面积约60亩,环绕月亮田片区;“一街”,即营造人文街,以川南民居传统建筑为基调,突出建筑文化主题;“24院”包括来今雨轩、君子居、芬芳苑、人间月等。
如果说“一池一街24院”是月亮田景区的颜值的体现,那么“一馆一址”则浓缩了李庄古镇文化内涵。“一馆”,即中国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一址”,即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今年4月底,位于月亮田景区内的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迎来开馆。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为川南民居风格,以“文化脊梁·中国李庄”为主题,建筑面积10160平方米,展出实物档案474件。博物馆以序厅、崇文包容·大义李庄、风雨共济·文化抗战、薪火永续·共谱华章、尾厅五个部分,对1940年—1946年期间的文化抗战历史进行了回顾,是李庄家国情怀、文化抗战历史的缩影。
与李庄文化抗战博物馆相隔不远,是中国营造学社陈列馆,该馆建筑面积2323平方米,分为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原状陈列、“营造之路”基本陈列和“不为繁华”“营造密码”两个专题展览。通过时间脉络、专题展示的方式,利用实物史料、图文展板、多媒体互动体验、场景塑造等手段,聚焦展示中国营造学社为中国建筑史研究作出的重大贡献。该馆是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外,国内第二个关于中国营造学社的永久性展示场所。
据悉,李庄古镇有1400多年建镇史,抗战时期,李庄书写了文化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彼时,一封十六字电文将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馆、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等国家级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延揽到李庄,这个江边小镇为大师、学者们安置了一张张安静的书桌,给战时的中国人文科学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养分,李庄也成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大文化中心之一。
如今,这座人文古镇以新的面貌,静静地等待着更多游客来细细品读。
![]()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