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蕉村镇:奋力书写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2022-04-25 14:3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  这几天,在高县蕉村镇联合村桑树基地内,桑树郁郁葱葱,桑叶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桑,一派繁忙景象。

联合村位于蕉村镇北部,村级建制调整合并为4个村民小组,在乡村国土空间片区划分时确立为蕉村镇北部蚕桑产业发展片区的重要一部分,这里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宜桑树生长,全村广泛种植桑树,栽桑养蚕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

                                                                                  

  近年来,联合村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盘活农村资源,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小蚕共育工厂+蚕农”的模式,流转村民30余亩闲置土地专业化种植桑树,建立起智能化、标准化的小蚕共育工厂,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增强村级“造血”能力,提高群众收入,奋力书写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助推乡村振兴。

“这片桑园,由我们村两委班子成员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保证了喂养蚕儿的桑叶质量,同时,我们小蚕共育工厂面向村民开放,共育工厂实现了温控智能化,保证了蚕儿发育整齐,蚕体健壮,共育率达到95%,减轻了农户的养蚕风险,不仅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而且提高了蚕农们的收入”联合村党支部副书记梁国荣表示。

村两委班子为村谋发展办实事的行为被村民们看在眼里,也让村民们越发对村干部信任。“我们今年共育工厂首季共育120张,其中有115张是村民们的,证明他们信任我们的,信任我们的技术”梁国荣细数,今年全村首季发种419.5张,较去年同时期增加了47张,预计春1批季蚕茧产值达80万元。”

同时,联合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和项目,增强与群众的利益联结,同向发力,抱团发展,安排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看管桑园、采摘桑叶等,聘请村里经验丰富养蚕户在共育工厂做工,带动了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

联合村现有桑园1000余亩,去年全村产茧6.714万公斤,蚕桑产业产值达36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1.8万元,全村人均养蚕年收入达1643元,养蚕上万元户95户,五万元以上户数6户。

“有了合作社和村两委带头干,就解决了蚕农们单打独斗、技术差等难题,同时,我也有个‘联合梦’,就是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再过几天标准化、智能化、专业化的大蚕棚将开工建设了,我们的“蚕”业一定会越来越好”联合村党支部书记曹云彪信心满满的表示。

产业兴旺,则乡村振兴。联合村的“蚕”业发展只是蕉村镇“蚕”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自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开展以来,蕉村镇将蚕桑产业作为全镇的支柱性产业来抓,依托项目驱动、示范建设、技术提升,重点做优北部蚕桑产业发展片区产业发展,以联民、龙潭、吉新、德坪、联合五大蚕桑村为核心区,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蚕桑产业,以片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写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助推乡村振兴。(供稿:高县蕉村镇)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