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李梅 汤敏 记者 周瑜原)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当南溪区仙源街道平安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转过山坡,走向平安村5组的一片撂荒地时,一阵轰隆隆的机械声远远传来,只见脱贫户谢林彬正熟练操作着旋耕机,将地里的杂草连根翻起。
环顾四周,一些原本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已经被谢林彬翻整开垦出来,沉睡许久的土地在这首热闹的春耕交响曲中,吞吐着久违的泥土芬芳。
“耕了几亩地了?”“整了3亩多了。”休息的间隙,平安村第一书记陈光线和村党支部书记邹玉红,同谢林彬拉起了家常,关心他家的春耕生产进度。
交谈中得知,谢林彬今年准备将村里的十多亩撂荒地开垦出来,种植玉米、红薯、大豆等农作物,以增加家里的经济收入。“父母年纪大了,我老婆又做不得,看到弄多荒地摆起,就捡点地来种,增加屋头的收入。”谢林彬告诉记者。
脱贫户家中的生产生活变化,仙源街道党委政府和平安村村支两委时刻关注着。
今年43岁的谢林彬,因家中父母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妻子身患残疾无劳动能力,导致家中经济困难,曾是贫困户。在平安村村支两委和街道畜牧兽医水产站的帮助指导下,谢林彬依靠养殖肉牛成功脱贫。
但2020年,谢林彬的妻子又患上乳腺癌,治疗、做手术、服药花去不少费用,女儿上学也需要不少开销。村支两委知道后,帮助谢林彬获得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将肉牛养殖规模扩展到10几头,还发展了3亩稻田养鱼。去年,谢林彬依靠养牛养鱼纯收入4万多元,脱贫成效更加明显。
“当前正是春耕生产的黄金时间,结合撂荒地整治,我们平安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道走村入户,了解农户春耕生产存在的困难和需求,想方设法尽最大努力,为农户春耕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陈光线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街道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都积极引导和帮助群众勤劳致富,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虽然开垦的撂荒地加上自家的耕地共有20余亩,每日都需要辛勤劳作,喂养15头牛也需要不少精力,但在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谢林彬卯足了干劲,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只要勤快肯干,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谢林彬说。(供图:南溪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