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王春艳 记者 周瑜原)营商环境是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深刻影响着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三江新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实施社会环境优化行动。企业林立,大学城、科创城崛起,人才纷至沓来。这是如今欣欣向荣的宜宾三江新区。企业招进来,人才引进来,如何留得住?三江新区从优化社会环境入手,为企业、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发展,人才静心创业。
招工不愁——举办966场招聘会输送52640人 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今天来三江新区实地参观,看到我们家乡也有SMT项目,这和我之前在外面从事的行业一样。再加上企业的用工待遇宣讲,我决定就在家乡发展,不出去。”近日,高县庆符镇星光村村民黄天彬在参观完了三江新区的企业后表示。
当日,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乡村振兴局、三江新区社会事业局的组织下,来自高县的85名脱贫劳动力代表来到三江新区,先后参观了朵唯产业园和酷比产业园,现场了解了企业工作、生活环境,切身感受到三江新区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成果。
在随后的企业宣讲会上,来自朵唯、酷比等五家企业的代表分别进行了企业招聘宣讲,求职者们也与企业代表进行了“零距离”交流,深入了解了企业文化、用工需求、岗位设置以及薪资待遇等问题。最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与企业达成了初步的就业意向。
“我们是一个用工密集型的企业,经常会存在人员短缺或人员流动情况,今天的活动,就为我们企业带来了用工资源。”四川酷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嵩说,入驻三江新区以来,三江新区社会事业局多次为他们企业招工献策出力,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人力资源保障。
三江新区社会事业局从区县包企、招工宣传、政策激励、市场运作等多个方面为落户三江新区的企业落实保姆式用工保障服务,着力破解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弹性大,供需不精准难题。截至目前,协调市人社局为朵唯、京龙、格莱特等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78次,解决企业阶段性用工荒12次。在市人社局统筹协调下,配合宜宾市上下累计开展线上线下专项招聘会966场,为企业输送52640人,入职31130人。协助全市职技院(校)与园区重点企业开展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累计输送实习生4408人;组织园区重点用工企业先后赴贵州、云南、重庆、甘孜等周边市州开展劳务协作、校企合作。
三江新区社会事业局还通过加强用工监测动态掌握企业用工情况,优化企业招工计划。同时,依托宜宾市人力资源协会三江专委会,定期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和企业HR素质提升培训工作,强化法律意识,提升业务水平。目前已累计开展劳务品牌、以工代训、专项培训等职业技能提升培训6553人次。依托宜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协助市人社局引进上海外服、重庆重产等行业领先的头部公司,打造科学、高校、专业的现代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市场服务、公共事务、行政管理三大职能有机衔接,有效整合集聚人力资源领域的供需资源,以便更好服务企业。
![]() |
员工子女上学入园无忧
上学无忧生活有质——投资27亿完备教育体系 建立15分钟健身圈
早上8点过,瞿川鹏将女儿送到了宜宾市三江新区第一幼儿园,在经过入园体温检测和入教室前的医卫人员再次体温、手口检查后,3岁的女儿便到教室开始了一天的幼儿园生活。
瞿川鹏是德阳人,去年来到宜宾,目前在朵唯任工程师。“当地部门为我们想得很周到,不仅通过公司提前收集了员工们的子女入学需求,还在入学前组织我们到幼儿园实地考察。”瞿川鹏说,在实地考察中,看到幼儿园修建得漂亮大气,供孩子们休闲玩耍的区域宽敞、设计用心,就十分满意。孩子入学几个月来,老师们也都很负责,有爱心,让孩子很快适应了学校生活,还独立了很多,他和妻子都能放心地投入工作。
“我们幼儿园建筑面积10847平方米,共有12个教学班,有360个学位,于9月1日正式开园。有五大户外游戏去,室内有三大功能室,孩子们可以艺术创造、户外游玩、阅读等。现在不少孩子是三江新区企业员工、大学城教职工的子女,这部分孩子目前大概占到了1/3左右。他们为我们宜宾发展献智献力,我们也尽我们所能把孩子们照顾好,让他们安心在宜干事创业。”宜宾三江新区第一幼儿园教研组长刘利娟表示。
三江新区直面基础教育薄弱、教育体系不全、校区校点分散等制约教育优先发展的难题,依托“民生补短板”两年攻坚行动和“幸福宜宾”工程,投资27.03亿元,实施19个基础教育建设项目,补齐全区无公办高中、职业技术学校的短板,使区内教育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无缝对接,以完备的教育体系创造良好的就业、营商环境。
今年9月1日前完成11所幼儿园、2所中小学建设,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405个、小学学位900个;加快推进临港高中和K12(基础教育)精品学校,建成后可新增学位4136个。在保证学生有学可上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校园安保工程、校园美化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学校配置,有效解决企业员工、区内就业人群及在籍子女入学问题。
三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还通过建15分钟健身圈补民生短板。在区内布局40个全民健身点,对27个小区健身器提档升级,开放共享中小学体育场地。通过实施社会环境优化行动,进一步优化新区营商环境,让三江新区更加宜居、宜业、宜商。(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