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改“后半篇”】南溪刘家:乘势而上 持续增强发展后劲
2021-11-25 19: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钟雪珂 记者 周瑜原)“眼前这条正在修的是加宽的产业道,中间这个整理的水田是用于稻鱼养殖,对面我们还修了一条观光旅游的休闲步道。”刘家镇党委副书记、石塔村第一书记龙家伟指着眼前热火朝天的修建场面娓娓讲述着石塔村的发展蓝图。

从贫困村到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发展的关键在于联合。石塔村以村建制调整为契机,联合大庙、松林2个贫困村共筑产业联盟,建立“发展共谋、招商互动、项目共推”的运行机制,通过土地入股、劳务派遣等模式引进美川林业、金骑仕公司和德康集团,共同发展玫瑰200亩、雷竹500亩、莲藕1000亩、花椒3000亩等特色种植业,建成年出栏3000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场2个。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完成脱贫只是石塔村踏出的第一步,如何深化拓展改革成果,以乘数效应持续释放改革红利是石塔村面临的新课题。幸运的是,石塔村迎来了它的“东风”。

“高铁新村·幸福石塔”——这是石塔村的发展思路也是石塔村的发展东风。为此,石塔村投入5235万元,彩化1.6公里主干道,硬化3公里产业路,扩建加宽2公里产业路,新建自来水管网11.5公里,新建石塔“美丽新村”村民聚居点1个。同时,在原有基础上连片发展花椒种植100亩,新建稻虾产业200亩、拟建稻鱼产业500亩,在守牢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基础上,科学布局乡村产业;投入150万元,新建200吨储量冻库1座、日加工量5吨花椒烘干厂1座,推进“一二”产联动发展;新建观光步道4.5公里。致力于打造“山上花椒雷竹—山下稻鱼(虾)—自行车旅游环线—垂钓观光”为一体的近郊精品乡村旅游线路,着力推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无缝衔接。

目前,石塔村已基本形成花椒种植为主导产业雷竹种植、稻田养鱼、生猪养殖为辅的种养循环产业体系, 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781元。

在“后半篇”文章中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的不仅仅是石塔村。记者在刘家镇的多个村内都看到了这样生机勃勃的建设场面。

“我们村现在正在修建3.3公里花椒产业园环线和6.72公里产业便道,下一步还计划再修建6.1公里的产业便道,这样子村民的生活,全村的发展就都方便了。”太平村党总支副书记刘进说。

今年以来,刘家镇全域布局,按照“1+11”联动发展模式,推行“党旗引路、多模并行、三金两利、靠前监管、招贤纳仕”五大举措,完善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产权改革开路、土地入股合作、项目飞地共建、镇村互动联营、全程无忧服务的模式,激活全域资源。着力打造雷竹双创园、万亩花椒产业园和生态旅游示范区,重点发展雷竹、花椒、莲藕、生猪、建材和乡村旅游。逐步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制度完善的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持续增强全镇各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形成较强的经济发展后劲,确保基础较好的村集体经济有新发展,基础较差的村集体经济有新突破。(南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