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改“后半篇”】生态厚养“黄沙鱼”
2021-11-23 23: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张梦茸 刘昌盛 记者 周瑜原)初冬寒料峭,在黄沙镇清水村却有着人欢鱼跃的热闹景象。

“起鱼咯!”随着一声声吆喝,渔网被慢慢拉到了岸边,水面像煮沸似的,鱼儿雀跃。岸上人影晃动,鱼桶、吊车、运输车辆等工具全上阵。

“这一网有一万多斤,卖八九万块钱问题不大。”养殖户陈军乐呵呵的忙着收拾。他说,虽然鱼塘有近20亩,年产鱼几万斤,但都被预定一空了,“以前追求效益忽略了品质,导致鱼的行情不好,现在只要大家知道是黄沙的鱼就不愁卖。”

从“无人问津”到“香饽饽”的转变,关键在于生态养殖。为进一步打响黄沙鱼品牌,黄沙镇以生态为本底,通过行业协会引导和养殖技术培训,以市场调节和加强品质把控,引导养殖户们科学、生态养殖,把黄沙鱼的品牌做大做响。

“现在都是喂好的饲料和青草,延长养殖周期,提高鱼的品质。”陈军说,好品质带来了好价格,“每斤鱼都要比同类鱼贵几块钱,虽然现在产量减少了,但效益更高了。”

生态养殖让大家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助推了黄沙镇水产养殖的良性发展。目前,该镇水产养殖达到600余亩,产值两千余万元,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黄沙鱼因为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制作方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我们通过市场调研,制定了发展规划,以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为发展导向,通过宣传、奖励等措施,严格把控源头关,宣传、拓展好餐桌关,把黄沙鱼产业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黄沙镇相关负责人解说,做深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发展产业是关键,通过培育、规划,致力于把黄沙鱼从养殖到餐桌进行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提炼发展。(南溪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