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竹论道】实施科技、智慧、人文等竹产业工程 助力打造“成渝中国竹业经济第一圈”⑥
2021-10-20 23:08 来源:四川新闻网
高峰论坛现场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周瑜原 摄影报道)10月19日,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竹产品交易会)高峰论坛在宜宾市举行。诸多业内专家、大咖齐聚宜宾,谈竹论道,研讨乡村振兴和竹产业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及以竹代塑潜力,实施科技、智慧、人文、商贸竹产业工程等热门话题,为竹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言献策。 

专家主旨演讲

共建跨区域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 为“第一圈”提供强力支撑

据了解,10月19日,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宜宾)国际竹产业发展峰会(竹产品交易会)开幕式上举行了“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授牌仪式。该创新中心是为了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强化科技创新工作,抓住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发展战略的机遇,四川、重庆市两省市相关科研院所、高校、龙头企业等将在宜宾共建“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争取建成国家级竹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该创新中心大楼占地2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72亿元以上,整合重庆市林科院、四川省林科院等成渝地区重点科研单位、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涉竹44个科技平台及870台套仪器设备。

未来,该创新中心将针对成渝地区竹特色优势资源和竹产业发展“卡脖子”技术难关,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标准建设国际领先的竹产业综合科研实验室(中心),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达到“国内一流、区域领先、服务西南、面向全国”的综合创新服务平台,为“成渝地区打造中国竹业发展第一圈”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其中,该创新中心以创新研发成渝地区竹林资源高值化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与产品为主攻方向,包括优良竹种选育及生态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竹食品与生物产品、竹材与竹源纤维高值化加工技术研究等重点方向。

浙江农林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方伟介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是要产业兴旺,竹产业是助推乡村振兴的最好产业之一。既要建设成渝全区域乡村振兴的竹林风景线,又要深度挖掘中国竹文化,发挥川渝竹文化特色,将两者深刻融入竹林风景线建设中,打造集产业兴旺和风景优美为一体的长江竹林风景线,还要重点打造好蜀南竹海、百里竹海等重要点位的竹林风景线。特别是要以二产为重点,发展竹材与竹笋精深加工产业,从而促进一产更好发展,并重视工业游学发展,以此与文旅产业相结合,全面打造产业兴旺之最美长江竹林风景线。

同时,还需充分讲好川渝竹文化故事,真正建成“中国最美竹海”。加强风景林改造力度,加大文化内涵建设,以中华发展史为主线,融入川渝本地特色竹文化,构建成渝地区竹业经济第一圈竹文化旅游集群。构建全产业链旅游目的地,向“旅游+体育、科普、农业、康养”旅游产业集群转变,实现一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并推出一批以“中国最美竹海”冠名的成渝地区竹文化旅游品牌。

方伟说:“我们认为,在四川建设竹经济强省的基础上,与国家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战略相结合,发挥好川渝竹产业资源、产业、科技、区位、政治五大优势,和重庆市合力‘打造中国竹业经济第一圈’。同时,两地‘三家(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扬‘坚韧不拔,不断超越’的竹子精神,坚持协同共享发展,同心协力,共同打造‘成渝中国竹业经济第一圈’是完全可行的。”

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耿养会表示,要充分发挥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在综合解决笋竹产品加工业主要技术短板、产业全链条发展等方面的作用,着力完善重庆笋竹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一批笋竹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力争开发出一批具有特色高效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主旨论坛现场

实施多方面竹业工程 打造“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四川省林科院副院长、博士、研究员费世民表示,成渝地区竹资源丰富、竹种类型齐全、利用类型齐备,推动成渝地区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通过实施智慧竹业工程,以产业链、供应链为主线,协同落实川渝共建西部竹产业发展高地,打造“中国竹产业创新发展高地”。重点实施三大工程实施智慧竹业工程,推动现代竹产业创新发展;实施人文竹业工程,推动竹林资源优势转化发展;实施商贸竹业工程,推动现代竹产业开放发展。

费世民说,实施智慧竹业工程要以“智慧中国”的思路,推进智慧管理创新行动等思路。创新研制“智慧竹业”精准生产管理系统、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专家决策支持服务系统,推进竹产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

打造人文竹业工程中,要以提升价值链为主线,协同推进成渝“两岸青山 千里林带”工程建设,打造长江上游“中国最美竹林风景线”。以全域开放的理念,高品位推进“竹文创+”行动。融合大熊猫、非遗、生态、景观、康养、历史人文等文化品牌,高品位推进“竹+大熊猫”示范,建设“大熊猫+竹”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高品位推进“竹文创+景观”示范,打造以竹研发、竹博览(会展)、竹工艺、竹编、竹装饰为特色的国际竹产业文化创意先行区;推进高品位竹文旅康养示范,建设省级、国家级竹生态康养基地。

实施商贸竹业工程,以国际国内贸易的大视野,打造“中国竹产品国内外商贸最大集散地”。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商贸行动,拓展海外市场。建立竹业国际商贸博览园区,建设国际竹商品交易中心、竹文化旅游购物中心、竹产业金融中心等。对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推进区域市场行动,繁荣国内市场。建立区域性大型竹制品交易市场(中心),建设一批竹加工产品、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专业市场。构建形成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双循环”新格局,为现代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引擎。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