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王春艳 记者 周瑜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宜宾高质量发展动力之芯和建设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核心引擎的三江新区,面对项目不断上新、人员日益集聚,利益诉求不断多样化的情况下,着力优化法治环境,全面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宽容善意的发展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法治保障。
当好服务员 主动送法到企业
日前,宜宾三江新区司法分局组织法律专业人士深入辖区内的企业宜宾智威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新进员工和管理层讲解关于员工请假维权、合同签订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非常感谢三江新区司法分局上门来开展法律讲座,不仅让我们的新员工更好地掌握法律方面的知识,也将对企业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健康生产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智威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总监李建宾表示。
当好法律服务员,组建由律师、仲裁人员形成的“法律服务团队”主动送法进企业、上门座谈了解企业法律服务弱项和需求,听取企业意见,现场解答企业遇到的法律问题,已经成为三江新区优化法治环境的一项常态性工作。
今年以来,三江新区已累计走访企业32家,开展专题法治讲座15期,到工地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法治体检70余次,有效满足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大力宣传了投资者保护措施,提高了企业依法甄别纠正侵害企业产权行为的能力。
当好调解员 “四中心”高效解纷
6月25日,三江新区“党建+多调110”暨四中心正式启动。四中心是三江新区按照资源集中、组团服务、便民利民的思路,投入50万余元在原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基础上高标准打造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
教育、公安、司法、信访、卫健等部门和社会组织驻点四中心办公,设立了人民调解、公调对接、诉调对接、律师调解等多个功能室,可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信访接待、心理辅导等服务内容,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
同时,根据纠纷行业领域、属地难易程度等情况,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模式,形成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的快速响应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高效联动。
前不久,三江新区司法分局的工作人员和司法分局组建的律师专家团成员就为西部食品商贸城涉及的一起民事纠纷进行了有效调解。
西部食品商贸城行政管理部周晨鸣对此深表感谢:“纠纷得以及时解决,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人员服务的热情、专业,有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我们企业就能够全身心投入到生产经营中。”
截至目前,三江新区已成功调解涉企矛盾纠纷35件,涉及金额5500余万元,协调处理征地拆迁、工伤等矛盾纠纷20余起,有效护航了辖区内的和谐,坚定了企业扎根宜宾发展的信心。
当好顾问员 做好重点项目法治保障
一个个项目的招引,一次次经济贸易的谈判,一份份合同的签订......三江新区火热的发展,对新区的法治保障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江新区一方面充分发挥区管委会法律顾问团队作用,为涉及政企管理项目、招商引资、经济贸易谈判等重大事项提供法律服务,为重大行政决策提供法律意见;另一方面发挥公证仲裁机构作用,为市场主体提供合同协议、证照办理、公司章程、法定代表人证明等服务。
与此同时,三江新区还通过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纠纷解决和维权援助机制,全面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质量,助推知识产权运用成效。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推动民营企业公平参与、良性竞争,有效推动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见效,坚定不移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宜宾市司法局三江新区分局局长邓志强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化法治环境提升,通过一系列的法治环境优化举措,让群众感觉法律服务就在身边,让企业感觉到权益有保障,能够放心扎根三江新区,一心一意搞发展,通过良好的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展现在助推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司法担当。(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