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王春艳 记者 周瑜原)5月24日,宜宾市召开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副中心大会,以实际行动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动宜宾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副中心,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会上,宜宾市人民政府与西南大学签署共建西南大学宜宾研究院合作协议,与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共建电子科技大学宜宾园区协议,与成都理工大学签署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宜宾研发中心框架合作协议,与西华大学签署合作共建西华大学宜宾科技创新中心协议。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当前川渝各地、各行业发展的最大机遇。近年来宜宾‘双城’建设成效显著,得到各界高度评价。我们学校与宜宾合作办学,是践行‘四为服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努力将改革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成都理工大学校长刘清友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立足宜宾及其周边的人才需求,打造成渝地区中间核心地带的人才供给高地;进一步立足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推动重要科研平合加快布局宜宾,打造支撑经济副中心的产学研用链条化创新系统;进一步发挥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作用,强化川渝两地高校的联动协同;进一步探索模式创新,在产教融合、教研产城一体化建设中锐意改革,争取走出具有引领性、推广性的新路子,真正形成四川教育鼎兴道路上的宜宾经验,助力宜宾‘双城’做大做强,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育副中心。
教育是百年之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宜宾市坚持科教兴国、人气强国战略,深入实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双轮驱动”战略,大力推进大学城、科创城建设。特别是党中央作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后,宜宾市进一步加强与成渝高校的对接,与一大批川渝知名高校签署合作协议。
短短几年,宜宾已实现在宜办学高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两个翻番”。高校由“十二五”末的2所增加到12所,在校大学生由2.5万人增加到7万人,跃居川南第一、四川省前列。一批科研机构相继落地,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58%,成为全国首批、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和四川省唯一的学教研产城一体化试验区。科教成为宜宾又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
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也成为推动宜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市GDP由2015年的147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802.12亿元,年均增长7.9%,总量由四川省第4位跃升至第3位,实现近20年来的历史性突破。近两年一季度平均增速均居四川省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