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幕式现场 |
四川新闻网消息(记者 周瑜原 摄影报道)5月20日,第十一届中国竹文化节专项活动民间竹艺技能大赛决赛正在宜宾南溪区举行。
本次动以“弘扬工匠精神 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由中国竹产业协会、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南溪区人民政府、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承办。
![]() |
比赛现场 |
本次活动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竹产业打造成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生态增量、旅游增点、文化增色的支柱产业。大力传承和发展竹文化,搭建民间技能切磋学习平台,形成“比、学、赶、超”的技能比拼氛围,提高竹艺创新创业热情,培养竹艺行业优秀人才。经过前一阶段各区县的初赛选拨,170多名选手脱颖而出,分为竹编类、竹雕类、竹乐类三个组别进行技能角逐。
![]() |
竹编类比赛现场 |
据了解,本次活动比赛规则采用十分制。竹雕类、竹编类比赛分参赛作品评比和现场操作技能比拼两个方面进行,根据两项综合评分计算名次。竹乐类只进行参赛作品评比。参赛选手提交参赛成品作品1件。现场操作技能比赛由选手自行发挥创作一件。参赛选手现场操作需自备材料、工具(不能使用电动工具)。竹雕、竹编都不能使用半成品进行比赛,如果在现场技能比赛中评委发现或选手举报使用了半成品将取消比赛资格。参赛作品必须是本人原创,如经现场发现该选送的作品与选手现场展示的水平不相符,取消比赛资格。
![]() |
参赛选手正在开展制作 |
活动现场,选手们一字排开,木凳、刀具、竹子等一应俱全,参赛选手纷纷拿出各自的绝活,现场飘散着竹篾的清香。宜宾长宁县参赛选手李建军介绍,今天他将完成一个竹筒雕塑“礼赞百年”。他做了几十年的竹雕,也参加过各类大赛,每参加一次比赛都能增长很多见识,和选手们交流可以弥补自身短板,改进技艺,也让竹雕艺术让更多人知晓。
宜宾兴文县苗族参赛选手杨培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这次比赛带来了家传“绝学”——芦笙制作,他一直以来都在进行芦笙制作,在当地小有名气,希望通过这类技能大赛让更多人了解芦笙文化、感受苗族文化。
![]() |
参赛选手现场制作根雕 |
南溪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南溪区一直以来都在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有竹林面积26.5万亩,实现竹产业年产值43.52亿元。目前,南溪正在培育以长兴镇、刘家镇、大观镇为核心的2万亩竹基地,打造建设罗龙工园区至裴石中坝和酿酒专用粮园区环线共45公里竹林风景线,获得了“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县”、“全省竹产业园区”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