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川新闻网消息(陈祖容 陈鸿 记者 周瑜原)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来自四川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底蓬镇文武村党支部书记赵思学受邀接受采访。她在分享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做法时表示,越来越好的电力服务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文武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大力发展稻渔种养及酿酒专用粮现代农业基地3000亩,形成“猪-沼-果-粮-鱼”综合处理利用模式,全面实现村民增收。
赵思学当村干部已29年,亲历目睹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变迁。赵思学谈到,“农网改造以前,文武村电压很不稳定,刮风下雨就会停电,而随着近年来农网升级改造的持续推进,国网江安县供电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都得到了大大提高。现在电冰箱和空调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而且随时可用,电力充足得很,完全能够很好的满足新农村各项产业发展和村民们生活的用电需求。这些年的电力发展真是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据悉,2020年国网江安县供电公司完成了27个农网项目,治理低电压120余处,满足21个村22400人用电需求。赵思学所在的文武村就有变压器17台,供电容量1825千伏安。
赵思学表示,文武村的发展成果,与国网江安县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无论是村里的稻鱼种养、生态猪喂养还是乡村旅游打造,国网江安县供电公司都在第一时间提供供电保障,做好电力施工和服务。
提起供电服务,赵思学侃侃而谈。她说:“现在我们村里哪家修了房子要通电、新建的养猪场要供电,办电流程都非常简单快捷,而且一分钱都不需要花;有任何用电需求,我们拨打24小时供电服务电话,哪怕是深更半夜,电工师傅也是很快就来处理。去年疫情期间,供电公司经常到我们镇上、村里开展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宣传,挨家挨户的走访、义务帮助村民检查家中的用电线路,让我们的村民用电越来越省心。特别是现在大力推广的“网上国网”线上缴费服务,春节前后,我们村外出务工的青年回村时,供电公司到村里开展宣传,让这些常年不在家的年轻人在远方也可以给家里的老人充电费,十分方便。”
据了解,为配合复工复产,国网江安县供电公司积极走访客户,7个供电所组织台区管理员定期到村社便民中心驻点服务,城区安排专人入驻江安县市民服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执行电费降价和疫情期间优惠政策,全年公司让利于民共950万元。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公司帮扶责任人积极走访慰问帮扶对象,协助做好产业及政策引导。组织供电所“螺丝钉”服务队完成130余户贫困户异地搬迁户通电任务,全力支持脱贫攻坚;派出的2名驻村干部积极履职,协助解决具体问题,将扶贫工作落实到实处,带领大井镇太平村和仁和乡来龙村实现脱贫。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农村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电力是提高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环节。从大方面说,电力的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小方面说,电力的越来越好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切身利益。”谈到乡村振兴工作,赵思学希望供电企业继续加快农网升级改造、不断拓宽服务渠道,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给足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