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为孺子作耕牛的“大汉儿书记”
2021-01-12 19:2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曾书林)“大汉儿书记,我家的电视咋看不起了喃?快来帮我看哈嘛”“大汉儿书记、我们家猪病死了,我们买那个保险好久赔偿给我们喃?”“大汉儿书记......”龙口山上,陡峭崎岖的山村公路两旁一座座新房赫然而起,联户路蜿蜒的串联着每家每户,放眼望去,昔日的贫困村一片生机盎然。大汉书记每天走着乡,串着户,从化解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做起,活活把一个贫困村带成了年集体收入达30余万的产业村。

人们口中的“大汉儿书记”是南溪区龙口村第一书记刘万永,一米八几的大个子每天穿梭在田间地里,再苦再累从未退缩,为了这一片热土默默地坚守,亲力亲为带着乡亲们在一起开山修路搞产业。从2018年开始,就带领驻村工作队以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提高集体收益;带领群众圈养家禽,种植柑子,实现产业转型;引进“德康公司”、“宜宾宏沃农业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民增收。目前,合作社存栏生猪1000余头,种植桔子700余亩,实现年人均增收2000余元。

“刚到龙口村时,看到眼前的一切,我心都凉了,一个阵地破破烂烂,院里杂草丛生,党员连个活动室都没有,更别说开展个什么活动。”刘书记回忆说道。“山上村民思想保守,缺水缺电,路也不通,穷怕了,干啥都怕,也穷惯了,早已失去了脱贫致富的斗志。”“别看现在个个看着我都笑嘻嘻的,当初准备修路,准备搞集体产业的时候我可吃了不少闭门羹,也受了不少委屈,不过一切都好了,看见他们好了,我也开心了....”说起在龙口村的点点滴滴,刘书记总有发不完的感慨,道不完的回忆。

“刚到村里,面对眼前的一切,我也曾经怀疑过自己。”刘书记说道。“很多村民视土地为宝贝,要让他割舍一点土地来修路就像割他的肉一样心疼,怎么说都不愿意。”要想富,先修路,没有路一切都是空谈,直说不行,刘书记就开始从早到晚待在村里,一有空就到地里去和村民一起劳作,一起闲聊,慢慢的,村民的心扉被打开了,路修成了,产业也慢慢发展起来了......

三年来,刘书记带领大伙儿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请求对口扶贫单位的帮助,动员乡亲们投工投劳,创新把文化室和卫生室融为一体,共新建活动阵地360平米,新建垃圾亭15个,新修联户路5公里,硬化道路17公里,新建蓄水池30余口,电灌1.6公里......刘书记用“情”驻村,用“爱”为民,用“实”干事,用实际行动担起“第一书记”使命,让龙口村看到新变化,成绩也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市、区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9年度宜宾市脱贫攻坚贡献奖。

冬日的早晨特别冷,温暖的被窝也没留住这名一心牵挂贫困户的汉子,迎着寒风,踏着泥泞,刘书记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扶贫的本质就是从小事做起以心换心,哪里最苦就得去哪里,只要我们用温暖的力量,坚毅的行动,就会改变他们的一切。我每天只是在用最朴实的行动,编织我们共同美好生活的梦想。”刘书记说道。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