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安: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2020-12-11 08:5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石兴旺 钟婉)几生修得住江安。日前,从中国建设报产经报道和江安发布消息中获悉,四川省江安县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的典型经验,被国家发改委推广至全国各地,为其他地方的推进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资料截图    江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那么,江安县是怎么做的?其典型经验有哪些呢?

作为县辖14个镇、人口约60万的“万里长江第一县”——江安,近年来全面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

2019年间,该县财政就出资1.2亿元、撬动社会资本9亿元,大力推进汉安小区和囯立剧专老旧小区的改造,并把它们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来抓,坚持因社区而异、保护文化街区、不搞大拆大建原则,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实现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构建县、镇、村(社区)“一把手”任组长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探索“社区出资、企业投资、居民集资”的多元化投入模式,高效推进项目落地生效;建立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使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过程由社区居民做主。其目的是充分发挥社区主导作用和居民自治主体地位,实现居民由“我不管”向“我要管”、治理模式由“社区管”向“共同管”的双转变,探索运用“县镇村补贴一点、居民自筹一点”模式,筹资聘用物业协管员负责改造后小区的物业管理服务。

据江安发布的信息介绍,在汉安小区改造项目中,针对原小区通道堵、灯光暗、环境脏、物业乱等问题,该县通过采取改前成立业委会,建立“社区+业委会+监督委员会”平台,凡事民主评议并公示;改造中建立居民自治监督机制,完善整改建议和意见20条,确保改造后项目质量持久良好;改造后人脸识别智能大门、无障碍便利设施、小区公厕、应急场所、小区停车位和环卫设施,应有尽有。

推进县城老旧小区改造时场景  江安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在国立剧专小区改造项目中,主要依托国立剧专旧址建设的开放式小区,与周边街巷融为一体。在改造中,一是注重传统街巷布局,着力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成立由居委会、居民、企业三方共同出资组建的物业公司;二是注重“修旧如旧”,适当开展艺术墙绘、增植花卉等方式,提升老街区文化氛围;三是鼓励企业整体租赁小区门店,统一发展新派茶馆、文艺画廊、艺术小店,促进社区居民增收,提升“魅力之港,文化江安”的文艺品味和戏剧地位。

据了解,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地处长江之滨、川滇黔接合部的江安县,仅在2019年就改造老旧小区75个,涉及2700户1.1万人,新增停车位300余个、公共厕所13座,筹资聘用物业协管员110名。通过环卫、消防、文体健身和便民生活设施完美改造,小区居民的满意度为100%,其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


 

编辑:刘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