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曾书林)推动各项工作的关键在于人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制度机制,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是破解当前发展困境的重要举措。
第一,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引才聚才。要增强政策执行力,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意见、真正把政策措施用好用活,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人才工作对外开放力度,完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放眼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等深度合作,引进更多的优秀人才。围绕三产相融互动、民本民生改善、群众美好生活等重点任务,教育教学、医疗卫生、精神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大人才使用力度,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眼干事创业,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要围绕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帮助企业引进人才、创新创业上多想办法、多谋良策,促进企业加快发展。
第二,要以创新突破的机制用才留才。在人才激励上,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既要重视人才业绩、人才所做贡献,更要体现人才价值、维护人才权益,建立以人才价值实现为导向的分配激励机制,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会氛围。在经费投入上,要设立人才培养、引进和奖励的专项资金,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开发、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专项投入,支持企业建立人才发展基金,提高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提取比例,统筹协调人才经费的使用。在人才使用上,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瞄准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统筹抓好各类人才培养,推进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第三,要以舍才其谁的境界惜才爱才。要深入落实中央、省、市相关人才制度,优化人才服务方式,搭建人才沟通交流平台,及时了解人才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加强政治引领。要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帮助人才掌握更多信息,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人才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使各类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生活有质量。要加强舆论引导,广泛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积极培育鼓励创新、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