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区:开展专项整治 强化村级“小微”项目监管
2020-09-30 11:00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消息(郭超)“一个309万元的村道加宽工程,收取46万元的高额投标保证金,有人为设置门槛嫌疑。”在今年的南溪区村级“小微”项目监管乏力专项整治工作中,核查专班对各村“小微”项目进行检查时发现,不少项目存在违规变更工程量、违规收取保证金、违规支付工程款、先实施后审批等问题。

村级“小微”项目涵盖农村基础设施的方方面面,涉及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水利、扶贫等,具有分布面广、类型繁多的特征。而行政村在实际操作中出于省事省时等目的,往往会利用制度办法中的漏洞规避招标、违规变更工程量等,这就造成了村里的“小微”项目“多而乱”的局面,甚至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时有发生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私自发包工程等违纪违法行为。

“村级‘小微’项目如果在施工、改造过程中出现微腐败、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等问题,不仅会使村集体资金产生不必要的流失、影响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还会造成村干部与村民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南溪区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介绍,在各类涉及村干部的信访举报件中,村级工程类信访举报占了很大一部分。

为有效降低村干部廉政风险,保障村级工程项目质量,今年5月起,根据市纪委印发的《关于坚持贯通联动扎实开展基层治理六个方面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南溪区纪委监委梳理了近年来巡视巡察、日常监督检查和查处的典型案例中村级“小微”项目问题,并根据本次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排查出廉政风险点6个、可优化环节6个,形成涵盖项目审批、工程招标、工程款支付、事中事后监督等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清单。

8月初,南溪区纪委监委根据问题清单,围绕村级“小微”项目招标合理规范、审批高效便捷、事中运营规范、事后监督有力等方面,建议南溪区发改局会同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出台有效制度完善村级“小微”项目工程管理,并从防控风险、完善机制、强化管理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为保障整改建议取得实效,南溪区纪委监委还将加大对整改的全过程监督,联合派驻南溪区发改局纪检监察组对整改意见进行跟踪问效,推动整改落实落细。

“在区纪委监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的督促下,我们将出台《南溪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并准备在全区所有镇(街道)推广实施。”南溪区发改局工作人员介绍,该管理办法主要包含规范项目程序、严格项目监管和责任追究等内容,涵盖项目审批、项目招投标、工程变更管理、质量监管等村级“小微”项目全环节完善优化。每一个项目从审批、招标到验收,都有一套有据可依、有迹可循的标准程序。

“此外,我们还将依托‘阳光村务’微信小程序和村务组务公开栏,将村级工程的重点环节和重要资料全部予以公开,特别是项目预算、集体决议、竞价招标、项目合同、工程进度、结算审计等六个重点环节,群众可通过手机端,了解每一个项目实施背景、实施单位、实施进度、实施结果等内容。”南溪区纪委区监委负责人介绍道。

编辑:刘浩然